上石峡头蔡公庙游记
洪田镇上石村峡头有一古寺,祀奉蔡公,遐迩闻名,不知岁月几多久远,人云盖一二百年也。
递年初一,蔡公生日,每闻附近乡镇和永安、大田民众纷纷前往。 余仰其名也久,常心驰神往。
清晨乘车专程前往拜谒。途中,路上人流与车辆南来北往,络绎不绝,车流不时拥堵,亦见其名气之大。同车
2017-02-02 10:33《百年散文选读》补叙
前些天,我在中国散文网发表了“跋《百年散文选读》编后”文章,介绍了该书编选的情况。犹觉不足,现在补充一点说明。
选本历来跟选编者的立场观点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个散文选本,以写景抒情的作品为主,即艺术散文。作品有意境,思想深刻,艺术水平高,两者能够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有诗情画
2017-01-21 15:54跋:沐浴着美的光影前行
——《百年散文选读》编后
我天生喜欢文学,散文和诗歌是少年开始喜爱的两种体裁,走上社会之后,长期坚持这两种体裁的创作达三十多年,至今依然爱着。
现代散文,从民国初年开始至今近百年间涌现出无数的散文家,灿若繁星,作品浩如烟海。我是阅读先辈们的作品成长的,鲁迅、朱自清
2017-01-15 15:41静默的老厝
前天傍晚,我和父亲又回到老厝居住。
家乡永安人的方言,保留着中原古音,习惯把房屋叫“厝”。因此,老家的房屋,常常叫作老厝。人们出门在外相互认识时,总问道:“你的老厝在哪里?”房屋的屋,仅仅房子而已,可是老厝却有老家的含义。
我家的老厝建于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一座清代的
2017-01-14 15:51岁暮之感
今天的天气很好,午后阳光灿烂。我坐在店铺中,默默地观看门前过往的车辆和行人,悠然地欣赏天空中的行云,静静地谛听不远处传来隐隐的鸡鸣声。
即将进入腊月,想不到还有这样暖洋洋的天气,心情不错,远近的花草,店铺对面的竹杆上悬挂着一只只在日光下暴晒的鸭干,旁边有妇女在指指点点,都让人觉得爽
2017-01-14 15:28观 云 说
家有土堡,坐北朝南,初建咸丰十年,焚于民国兵火。年十岁,父修建一植,余拔其壁,稍知创业之艰。今凡三十余载,其间假日归憩,于此习之、思之,饥学如渴,寒暑忘焉。
每登阁,启窗南眺,清风扑面,乡野旷然在目:田畴平展,炊烟袅袅,碧水横陈,远山如黛。余凭窗而望,观云察天,日久天长,襟怀
2016-03-07 15:13冬日听雨
清晨起来,看见店铺门外天飘着细雨,听见屋檐“滴答”、“滴答”的响着。
听着雨声,我知道季节将近冬至,天气一日日地向严寒深处走去。
近几十年,地球的气候变化很大,江南霜雪很少,大多是晴天。但是,冷冷的雨不时还会出现。春天的雨,尤其是初春的时节,雨一下便十几二十天,人们用春雨连绵来
2015-07-02 16:27著名的诗人蔡其矫先生说:“能为洪田社会所充份重视的,大约是他的散文。他对这一艺术形式,也有独自的见解:实在、精练、不岐不蔓、一贯到底。无论是写景、写事、写情,都真诚透明,浅中见深。一腔热血,温馨感人。”(见《洪田的才子》一文)著名学者、原福建省民盟主委 程力夫先生在来信中写道:“《洪田赋》收到时,先
2015-06-30 15:12溪 流
说不定它从山里来,还是从天上来。
它曲曲折折,象蛇在爬行,缓缓地、悠悠地,东窜西突,时隐时现。但不管怎样,它总是奔向那太阳升起的地方;
或许只有百里,或许千里,不管多少起起伏伏,不管多少礁石、险滩、漩涡,它总是默默地奔流、奔流;
没有滚滚波涛,更没有汪洋浩荡的气势和壮
2015-06-26 11:33我是福建作家。今天,我走进无意间散文网,很高兴。
我于1984年开始业余创作,30多年来创作了不少作品,其中散文是占有一大部分。
散文的文体自由、活泼。一笔在握,可以叙事,抒情,可以让自己烂漫,可以对朋友倾诉衷肠,可以纵横古今,可以指点江山。
清清的文川河是哺育我成长的乳汁,闽西北大地有
2015-06-26 11:32- 上一页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