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村前村后常常听到一种吆喝声,“打爆米花得呀!”,声音宏亮,抑扬顿挫。小孩子听后,别提那高兴劲儿,蹦蹦跳跳,嚷着父母要吃爆米花。

    在缺衣少粮的年代,能吃上爆米花,那可是梦中的向往。善良的乡下人,宁可自己饿肚子,也要从牙缝里挤出一点粮,满足孩子的渴求。于是打爆米花的人生意都很好。生意人扫开一

  • 婷婷少女满方塘,暖风吹荷舞绿裳。淡妆浓抹惹人醉,疑是西施入梦乡。

  •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一群卖菜秧的庄稼人,他们行走在乡间的泥泞羊肠小道上,沿村挨家串户,一路吆喝,声音响亮,:“卖辣椒秧得哎,卖茄秧得哎,卖包心菜秧得哎!”悦耳动听,像在深情歌唱。男的肩上扛着一根棍,棍上挂着个竹篮子,竹篮子里全是秧苗。女的头上系着条洋围巾,手里挎着个竹篮子,穿着解放鞋。买完了菜秧,一

  • 阿明的父亲由于家穷,三十多岁还是个光棍汉。有一年,村上来了一个要饭的疯婆娘,阿明的奶奶见疯婆娘有点姿色,便起了个歹心,给疯婆娘洗了个澡,稍打扮了一下,给他弄来了一碗面,晚上就做了新娘。一年后,便生下了阿明。就在这一天,阿明的奶奶从疯婆娘怀中抢走了阿明,决定母子永不得见面。阿明的奶奶煮了一碗面,让疯婆

  • 赤日炎炎,酷热难耐,一个约摸七十岁的老头,慢步走在大路上,他赤着脚,光着上身,穿着一条厚棉裤,用一根稻草绳系着腰。他的眼睛在四处张望,找找寻寻有没有枯树枝,以便拿回家当柴火烧。他就是张大方。我邻村的一个单身老汉。据我母亲讲,他年轻的时候,讨过一房媳妇,还有一个儿子。媳妇倒也勤俭持家,就是看不惯张大方

  • 我从记事那年起,就常常翘首期盼,盼望清明节和中秋节的来临,到时候能高兴地吃上老娘做的饺儿粑。

    那至于这两个节日为啥要做饺儿粑,尚不去追究。单单那个做饺儿粑的艰辛,就叫人难于忘却。

    小时候,我是一个不听父母话的孩子。有一回,晌午时分,天突降大雨,我家晒了麦子,母亲要我帮忙收拾,我和弟弟仍在玩躲

  • 上一页 第一页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