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一个援疆教师的援疆日志

    快乐塔城行

    文/金培军

    五一小长假是我在北疆度过的最后一个长假了,进入五月,北疆一般的景区都开始进入旺季,非常适宜出游,所以很早我就在考虑着这最后一个长假我该到哪儿去?

    书记总挂念着我们,十天前,他就提议一起去塔城,正好那里是北疆“三区”(伊犁、塔城、

  • ——来自一个援疆教师的援疆日志

    海燕印象

    文/金培军

    “快来看喽!海妖出洞啦!”随着群主浑厚感性的男中音响起,一只只潜水的“群龟”纷纷探出头来。昏暗的灯光下,霓虹闪烁,刀郎那仿佛从上古时代穿越过来的旋律正激越奏响,一个充满魅惑的黑色躯干在舞台中央正激情肆意地扭动。看台早已人头攒动,男人们

  • ——来自一个援疆教师的援疆日志

    忽 悠

    文/金培军

    下午第一节是六班新学期第一次课,很长时间没有与学生们一块儿待了,心存几分期许,也有微微的欣喜,唯独没有想到的是我这新年第一课会被自己的学生给忽悠了。

    北疆地广人稀,一般的学校能够有个几百人就属于规模校了,像我们这样千余人的大学校是非

  • “包厢”里的歌声

    文/孙海燕

    夕阳西下,寂静的农展馆那条长长的小路上此刻没有一个行人,初春的风阴冷地嚎叫着, 时不时可以听到风扫树叶的沙沙声,草地上的花朦胧地似点点血迹。一间废弃公厕的白色墙壁,透出彻骨地冷。

    突然,从那公厕里传出浑厚悠扬的男中音歌声“……回忆过去痛苦的相思忘不了 为何

  • ——互联网+故事——

    那 双 眼 睛

    文/孙海燕

    “要逐字逐句对照看,才能看出门道来。”刚欲溜号,成总群里一个提醒,把我那根要飞出去的神经又拽了回来。

    自从进入中国农垦群后,跟其他群友一样,总觉得好像被成总那双眼睛时刻关注着,在群里每发一条消息,一个表情,甚至一个溜号的想法,似乎都会

  • ——来自一个教师的援疆日志

    散 步

    金培军

    晚饭后的散步是我进疆后的每日常规,也是人一天中最为享受的时段。

    因为援疆的缘故,在家里待的时间极为有限,每次回家,朋友们往往比我更“珍惜”难得的聚在一起的时光。在家大多数时候都是被朋友们轮番地请去喝酒、玩牌,熬夜和被动地吸烟自然是难免的事,

  • ——来自一个教师的援疆日志

    小王小苗

    文/金培军

    十一小长假回去了一趟,返程后,总感觉左手肘子骨缝里隐隐地痛,也没怎么在意,虽然有时候也痛得厉害,我知道自己是耐受性比较强的那种,一点点小痛小灾根本奈何不了我。及至上周二晚上,发展到左手臂的肩胛骨缝里开始痛,竟至于连躺着翻个身也困难,实在无

  • ——来自一个教师的援疆日志

    理发

    文/金培军

    周日,想做的事出不来活,又没有心思干别的,于是想去理个发。

    理发可不是一件小事,在高空作业,做锦绣文章,事关基本形象,马虎不得。

    记起小的时候,弟弟生得眉清目秀,明眸皓齿,在湾子里特逗人喜欢,作为哥哥我也莫名地引以为傲。那天爸妈安排我

  • ——来自一个教师的援疆日志

    乐在“骑”中

    金培军

    骑行是我的一大爱好,我乐在“骑”中。

    小的时候家里穷,住得偏,买不起自行车,想骑行都不行。那时,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上学全凭两条腿,想起来我现在走路都风风火火,比一般的人走得快,可能就是那个时候基本功练得比较扎实的缘故!

    记得初中

  • 序:这是一段平凡的网络邂逅,这是一段真实的网络恋情。人人说网络虚拟,个个论网恋摇头。可是一对青年男女通过网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微信“摇”出来的姻缘

    文/孙海燕

    舒缓浪漫的音乐在大厅飘荡着,婚礼现场传来主持人洪亮的声音:“下面,有请新郎新娘谈谈他们的恋爱史。”全场一片欢呼,大家眼睛齐刷刷

  •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