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守心中一城,坚持三不做

    作者: 王正建

    五一得闲,翻了翻《清稗类钞、谦谨类》,发现上面记载的一件事,对当今啸傲官场的人绝对有启发,特捡来说说。桐城张瑛是康熙朝的名臣,很得皇上宠信。然而他能宅心自守,严格控制自己的思想感情,不为外界诱惑动摇。他谈到自己心得体会时曾说:“近年来得到一种修身方法

  • 母亲的眼泪

    作者:王正建

    母亲去世已有四十多年,我从一个鸿蒙初开的少年,不觉已届耳顺之年,我一直想为母亲写点东西,但一直鼓不起勇气,生怕一个小小的闪失,折损母亲的形象。母亲在我心目中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她几乎涵盖了中国妇女的所有的优秀品质,无论我怎么写都不为过,都难表达其万一。

    母亲在众

  • 王正建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水,打交道最多莫过于水。小时候,我家西头是运粮河,东头是西荷花塘,就连读书的小学,中学也傍着水,尤其中学是三面环水,一面紧邻着和平路。可以这么说:我们从有记忆开始,一直到青春年少,所有的故事,所有的欢声笑语,都与水有脱不了的关糸。

    水可以航船

  • 往事历历源于书

    王正建

    一日,在家整理书橱,不慎从手中滑落一本薄薄的,用牛皮纸包装的书。书包装得很精致,有棱有角,象穿了件合体熨贴的外衣。我不由兴起,俯身拾起,打开扉页,书名:《少年维特之烦恼》。便跳入眼帘。我快速地浏览着书,心里却扑腾开了……

    这是我姐夫和我姐谈恋爱时送我的“贿赂”,当

  • 念 想

    王正建

    我家有一台旧的落地扇,华生牌的,上海造的。它是我和老婆结婚时她娘家的嫁妆。

    结婚前,我丈母娘背着人,把我叫到一边暗暗地叮嘱:“我家二姑娘从小被我和他爸惯得不成人形,脾气忒大。你父母去世,刚好一个人,望你结婚后多多包容她。另外,我和她爸考虑到你孤身一人,经济上又不宽裕,所

  • 惜言如金的父亲

    王正建

    父亲少言寡语,一天说不到三言五语。母亲去世后,他的话更少,一天,鲜见他说个一言半语。在我们这个地方,有一个风俗。女人死后,有子女的,丈夫一般不参加送葬,有子女代劳。清明这天扫墓,也依例而行。

    每年清明前,父亲照例到街上不惜价钱买上好的黄草纸,那种金黄的、手感柔柔、

  • 薪 火

    作者:王正建

    一天坐公交车上班,车上人很多,车道上密密匝匝挤满了,我好不容易从人缝中一点一点往人少的地方挪,突然从座位上站起一位衣着整洁,模样文雅的年青人,他右手指着位子,左手轻轻地扶着我说:“老同志这里坐”。这“老”字听起来似乎有几分刺耳,但我嘴上还是一个劲地称谢不已。

    到了

  • 我喜欢的文字已整装出发

    作者:王正建

    最近相继在散文网上发表了多篇散文,尽管文字上很稚嫩,有待加工雕凿。但毕竟是从我心灵上淌出的一朵朵浪花,真诚丶质朴、纯粹,字字句句来自生活,章章节节发自肺腑。有的是一段生活的剪影,有的是一种心境的流露,有的是对现实生活观察感悟,有的是对已逝岁月追忆留恋。{

  • 一路走好

    悼汪国真

    王正建

    有的人来时无声,走时也无息。有的来时无声,走时却轰轰烈烈。浩如烟海的祭文涌问你,灿若星空的悼诗涌向你。你在文山中永生,你在诗海里不朽。永生的是你的诗,不朽的是你对生命的诠释。

    你的诗明白畅晓,琅琅上口,你的诗来自生活,发之肺腑。你的诗蕴含了生活的哲理,你的

  • 隐形杀手

    王正建

    早春的一天早晨,春寒料峭。我抄着一条僻静的小路匆匆向单位赶去。突然,我听到一声熟悉而又久违喊声:“XXX”,我循声望去,有两位老者正坐在健身器械上晨练,我打量再三,未发现两位老者中有那位是熟人,正准备转身离开,坐在里口的老人又敞开嗓子喊了一声:“XXX”,我走近仔仔细细地看

  •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