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岛的王女士向信网反映她在医院做乳腺检查时,遇到令人很不愉快的事。一位男医生,让一个个女患者面对满屋子的人掀开上衣,退去胸罩。她请求脱掉胸罩时侧过脸接受检查,被拒绝了。不得已,王女士才一怒之下进行了举报。
看到这则消息,作为女性作者,有点义愤填膺。在此,想为广大女性同胞说句公道话。
我
2016-09-13 17:57“皇帝”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先后经历了二十多个封建王朝。皇帝身居皇宫,高高在上,出门有仪仗,前呼后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掌握着生杀大权。“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是的,君臣怎能相混。如果一个人糊涂到找不准自己位置,
2016-09-13 17:562016年6月25日凌晨,著名杂文家、《求是》杂志社副总编、机关党委书记、享受国家津贴的学者,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散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杂文学会常务副会长朱铁志老师,在单位地下车库自缢身亡,年仅56岁。一根会思想的芦苇不幸折断了,时间仿佛定格在那里。(帕斯卡尔用脆弱的苇草来喻人,但人毕竟是有思
2016-07-19 18:05近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听名校80后副教授杨庆祥讲座。他撰写的《80后应怎么办》,获得冯牧奖。他讲:80后漠视一切,什么也不放眼里。对政治、历史不顾,只对经济感兴趣。接着他说了一个现象:一次,他与学生去外地调研。在火车上一些90后女生看到窗外景象,脱口而出:“我靠”!旁边坐了不少中老年人,冷眼侧目。当时
2016-07-05 12:48昨天去图书馆选书,见到有不少中青年人也在选书。他们在纪实文学、小说系列柜前浏览。我悄问:你们平时喜欢看杂文吗?有人疑问:什么杂文?我说:就是类似鲁迅写的那些直击当下的杂文呀!中年人回道:图书馆很少看到,偶尔在报刊、网络上会看些,有的杂文写得挺深奥的。也有青年说:是的,现在杂文有的写得晦涩难懂,竟谈些
2016-07-05 12:48时下朋友圈有一则消息,被传来传去。有些官员挖空心思,让妻子辗转认上级领导做干爹等形式,靠“夫人路线”谋取升迁。咋一看这消息,立马让人想到“尊严”二字。进而想到,原来有些高高在上的高干要员,私下里干的是这等事!再想到,这样的官员即使升迁了,能心系百姓吗?
答案显而易见,非也。因为这类人脑中灌满了如
2016-06-08 16:30清明前夕,我再次参观了人民的艺术家、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纪念馆。仗着居住京城近水楼台,这已是我第三次来此参观了。重要的是崇敬、向往、学习。每次都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发现,不同的观感。
首次参观随络绎不绝人群进入,印象中迎门有个大金鱼缸,这是老舍大师写作休息片刻时的喜好。有会客室、卧室、工作室、展览
2016-05-25 16:23三年前,我去中国现代文学馆参加文学活动。听文友说,东图那里常有文学讲座,我这位文学爱好者,闻听心中欢喜。一个周末,我推掉应酬及各种繁杂事务,一路打听来到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果真有讲座,且已坐满了人。记得当时已临夏天,跑的满头大汗的我,悄悄站在后面,不一会儿,工作人员主动给我找来小靠椅。顿时一股暖
2016-05-17 15:24风,越刮越大,雨,哗哗的下个不停。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这时,腾空而起一条硕大的鱼,在半空中绕了一圈,又“咚”的一声钻入水中。瞬间溅起几尺高的浪花……此刻,穿着雨衣,正盯着渔网的父亲,先是一愣,继而吓了一跳,也惊醒了坐在帐篷内打盹的哥哥。他惊呼:“怪物!”有经验的父亲说:“什么怪物?!好大一条鱼啊!
2016-04-19 11:03在东城听北大教授张希清先生讲“历史上的包公”。包公的清正廉洁不仅在我国妇孺皆知,在韩国、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也是名声远扬。重温历史,仍然让人受到震撼。
包公,本名包拯,字希仁,北宋清官,历史上被广称为“包青天”,的确名副其实。他39岁出仕,64岁卒在任上,为官26年。他一生光明磊落,凡事为民着
2016-04-18 17:06-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