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晨四点一刻,隔壁的伙伴敲门叫起儿了。我迅速地穿好衣服,用手摩挲摩挲脸,拎起摄影包冲出门外。

        伙伴已站在院中,户外手电筒的强光射向天空。光柱中,米粒大的雪糁稀疏地划着弧线。满天灰云,只有正当间露出一小块菱形的乌蓝,像天井。伙伴摇头叹息着:回吧,今儿没戏了!

        我回到已生了暖

  • 咔咔咔咔,咔咔咔咔,

    走近了,走近了,

    你们的脸庞已经看清---

    蚕眉凤目国字脸,

    都是最标准的关中汉子!

    多么雄壮,

    那大秦之腔的吼声,

    多么威武,

    那方阵如电如风!

    。。。。。。。。。。。

    咔咔咔咔,咔咔咔咔,

    走来了,走来了,

    穿过两千年的时空!

  • 做个农夫吧,

    在山村,种五亩玉米,

    养娃、拴驴,

    我和你,

    拄锄盼雨。

    。。。。。。。。。

    做个铁工吧,

    在工棚,抡锤出汗,

    傍晚,回到小院,

    我和你,

    吃餐热饭。

    。。。。。。。。。

    做个强盗吧,

    在山寨,大秤分金,

    上马劫富,下马济贫,{p

  • 一、孤  独

    新诗一气儿写就,

    心潮久久难收!

    独自饮罢,又去街头,

    自管朗声吟诵,

    管他滚滚人流。

     

    京城恁多人口,

    孤独似在月球!

    不若去寻玉兔,

    一边捣药,

    一边看娥姐腰瘦。

    二、 成 都 街 景

    一袭红裙飘过幽巷,

    裙下雪肤掠走目光。

  • 过 年(小说)

    作者;李国钧

    (一)

    腊月二十八,小娟还是一个人回老家了。老公把大包小包安顿好,女儿在小娟的脸上使劲亲了一口,爷俩就下车了。看着女儿欢蹦乱跳的背影,小娟想,才五岁就那么烦河南,还不是奶奶调教的。

    眼下的路真是好,早上八点坐上大巴,走京广高速到安阳,直接转到安林高速

  • 九月的芷江,暑气还未退尽。一早,来到位于东郊的受降纪念坊。受降纪念坊很单薄,甚至有些简陋---砖混结构、三连体的拱门、四个出戟的柱子,通体刷白色涂料。据说它的造型是一个“血”字。我凝视着承载着那么凝重历史--半壁江山沦陷、三千万人民牺牲、八年血拼终惨貹的受降纪念坊,敛容肃立。

    坊已非原坊,坊在文

  • “来电话啦!来电话啦!”

    那个嗲声嗲气的电话彩铃,把睡在上铺的李娟吵醒了。李娟是川渝麻辣--蓉城知名火锅店的领班,昨天是农历十月十四,中秋节的前一天,店里的生意简直爆棚,翻了三次台还不断有新客!李娟躺下已是后半夜两点。

         李娟一看来电显示,马上就不迷了——是老汉儿(成都土话,即爹爹)

  • 刘傻子要是还活着,该有八十五、六了。

    刘傻子家也住胡同西口,和我家隔一个门。我们一帮孩子在街上玩,一天碰上他几回。傻子个儿不矮,有点驼背。眼珠好像不会转,走得很慢。走着走着,忽然来个垫步。就是出操的军人,踩错了点,倒脚的那个动作。

    现在回想起来,刘傻子算是个美男子:鼓鼓绫绫的鸭蛋脸,双眼皮,

  •   夜住木鱼镇,淅沥的雨中不见人迹。一早开车到神农架游客中心。山上下的是雪,积了寸来厚。雪虽住了,天却不放晴,云和雾连成白蒙蒙的一片。

         乘上游客中心提供的中型面包车,司机告诉大家,一上午就发一班,到站停靠,车不等人。

    雪越来越厚了,开了有二十分钟,司机停下车子装防滑链。装上防

  • 如烟的薄雾,

    隐去叠叠楼影.

    水漾桥拱,

     叶摇珠落,

    还想听残荷雨声.

    。。。。。。。。。

    嗡,翁翁---

    不远处无数的轮胎,

    飞速啮啃沥青.

    湖畔的花阵,

    外国种,一片嫣红.

    自我点评:《秋雨玉渊潭》是从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一诗的意境中化出

  •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