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寂夜,唯思绪缭绕,心韵在袅袅处氤氲,升腾,辗转。捉笔蘸墨,心突然淡了。深思熟虑的情感,深不过夜的苍凉悲壮。这样的时刻,掌心握紧的是往昔是回忆,宁和,平静且坦荡。这个柳絮飘飞、百花争艳的季节,恰是人间四月天,美,无处不在、光彩夺目;心,宁静致远、淡泊明志。采撷生活里的点点盎然春意与许许感动,以铭记刻
2015-02-25 15:51[1]
夜很深了。
换上大大的睡衣,衬衣,白色,纯棉的,宽松,舒适。
喜欢这样的舒适。
傍晚等车的时候,心情无端低落。
其实没什么理由,我只是偶尔颓废。
有的时候,便是如此,原来没有的忧伤,一下子,窜入骨髓,让人无从遁形。
无语凝噎。
但是我却喜欢这样偶尔的哭泣。{p
2015-02-25 15:22[1]
是太久不提笔了,都已经忘记了当年对于文字的狂热与激情了。
也许,文字于我,真的,只是闲暇时分的调剂品,梦想重要,然而,生活更重要。
我想,我一直是一个只有三分热度的女子。
昨天,与同事唐大哥一起去帮企业员工订票,进行现场登记,天气很冷,和哥一起坐在“沙县小吃”店里,聊着天,吃
2015-02-25 15:21小的时候,家乡那片竹林,那些橘子树,那缕稻香,那口老井,那汪清泉,那些贫苦而温馨的记忆,在生命里,长长、久久,结成乡愁,日夜纠缠。
——题记
【一】记忆里,井水甜
从16岁至今,一直在外求学、务工,关于故乡的记忆,恰如一杯清茶,氤氲着芳香与苦涩。故乡在我薄浅的印象里,一直与赤贫、古朴、宁
2015-02-25 15:21携一纸风花雪月,从那年开始,在文字网站这个大染缸里浸润渲染,真正走进文学这个神圣的殿堂,接触所谓的文学作品后,才发现自己已经不会再随心所欲地书写文字了。
原以为,自己最擅长的莫过于用一支枯瘦的素笔,描摹出我的所思所想。而如今,竟然发现,自己却已经离那个提笔文书行云流水的年华太久,太久了。
记
2015-02-25 15:01把曾经交给曾经,在阳光下,我对自己暖暖地笑。
人生路上,且行且珍惜,且感且领悟。
和阳光一起微笑,让忧伤也变得明媚,此一生,此一世,哪怕如昙花一现,只开刹那,也要媚惑众生、绚烂绽放。
[1]
喜欢晴天。
尤其是冬月里的晴天。
小时候,家里住的还是那种有天井、堂屋、厢房的旧房子
2015-02-25 15:00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婉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喜欢饮茶,缘于多年前的一次出游,那是我人生里风清云淡、喜不自禁的一次旅行。早听闻离家乡几十里路的地方,有一位老伯擅种茶树,他自产的茶
2015-02-02 11:22[1]
是十年前来到这座南方小城的。
十年,对于一个只有30岁的女人来讲,不长,亦不短。
那年,不过只是未满20岁的青春少女,从家乡的一所财经学校毕业之后,便一头扎进了南下打工的热潮中。
年轻时候,是真正纯粹而天真的,眼里的世界完全没有功利,不染尘埃,美好得让人心静。
我想,我一
2015-02-02 11:22在读安妮宝贝的《清醒纪》时,尤喜其中一篇短文:《流深》。短短四百余字的文章,却蕴含了不一般的人生感悟和智慧。安妮惯有的智言慧语,让我在这个夜里,卸下疲惫,洗尽尘埃,掩卷、闭目、沉思。
文章开篇第一段:“水一旦流深,就会发不出声音。人的感情一旦深厚,也就会显得淡薄。”让我想起童年时候居住家乡时,家
2015-02-02 11:21秋日午后,晴好的天气,有细碎的阳光,投射在办公室的窗棂上,斑驳陆离。是这样明媚的光阴,才能够让我静候在岁月最深处,痴痴地等着在我心尖上跳舞的那个人,无约而至。
下班了,去饭堂的路上,望着天空那一片湛蓝明净,颇令人神往。我轻笑,对着同事说:今天的阳光真好。
同事望望我,有些诧异,她的声音细腻而
2015-02-02 11:02- 上一页 1234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