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西安,我还十分荣幸地到过位于西安市东郊浐河东岸半坡村北半坡遗址。早在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先民们,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顽强地生产与生活着,参观的时候,他们的生活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半坡遗址分为居住、制陶、墓葬三个区域,在居住区,木制的茅草屋,屋内向地下拓展着空间,在一处

  • 西安有着悠久的文化和历史,这里名胜古迹众多,秦始皇陵,兵马俑、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华清池、大雁塔、小雁塔,半坡遗址,西安碑林等不胜枚举。培训闲暇的时候,我们去参观那里的名胜古迹,了解那里悠久的历史文化,听那里古老的故事传说,让我一次次的感受了西安古城所蕴含的灿烂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氛围,{p

  • 培训班有三名老师,一名班主任,其中主讲会计核算的刘老师给我的印象最深,他当年有50多岁了,他有着的丰富的财会工作经验和深厚的财会理论基础,学习班期间,他一边为大家传授财会理论知识,一边工作,还要起早贪黑地备课,有时还要辅导学友们的晚自习,辛苦可想而知,可他总是乐呵呵的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在我的印象中,

  • 一次,我买了一张秦腔戏票,准备晚饭后去剧院看戏。当我即将离开教室的时候,任课的刘老师把我叫到一边,他对我说,家里新修了一个澡盆,家里的孩子又都不在家,想让我帮助一下。于是,我向老师隐瞒了晚上准备看戏的事情,一口答应了他。

    晚饭后,我来到了他的家里。他的家在机关大院的一个角落里,30多平方米住着5

  • 有的时候,我们也会在夜晚,去古老的西安城墙之下遛弯。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总周长13.74公里。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城垣建筑,高大的城墙下面,是人们避暑的一个好去处,每当到了傍晚,三三两两的人群在这里聊天喝茶,有的在手里拿

  • 除了适应这里的气候以外,还有一个适应水土的问题,初到西安不久,家乡大哥就拉起了肚子。

    我们同住在一个宿舍,照顾他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一天里,他上了很多次厕所,俗话说:好汉架不起三泼稀,一天下来,他已经是腿打飚,走起路来微微颤颤的,晚上,我为他打来饭菜,可我每次端到他的面前的时候,他总是无力的对我摇

  • 西安地处西北,天气渐渐地热了起来,整个城市,仿佛是一个“火炉”空气异常的干燥闷热,与我们北方的天气截然不同,我们学习的时候,正值7-8月份的时节,晚上,我坐在电扇旁边,汗流浃背,一直到了午夜十分,还是难以入睡,我生活在北方,朗朗的夏日,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闷热的天气。在西安城里,哪里都热,仿佛在一个火

  • 随着“一二一”的口令声,学员们一个个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向军人一样出现在古老的城墙下面,我的眼前立即浮现出10几年前的军营生活,早上滴滴答答的军号声,把我和战友们从梦中惊醒,我们迅速穿好衣服,在几分钟之内来到操场上集合,练队形,练正步走,练急行军。有一次,连队练习野营拉练,天不亮的时候就吹响了紧急集合

  • 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古老的城市,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民风深深吸引着来这里学习的学员。学员渐渐地习惯了这里变化多端的天气,在古城常常伴有清凉的晨风,日头当午的时候,这里又热得像一个火炉;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一轮寒月照耀在古城墙的上空,学员们渐渐地适应了这里早穿单,午穿裙、夜穿棉的独特气候;来自北方的学员渐

  • 古城培训拾零(二)相聚古城小巷深处

    提起古城,我自然会想起西安,想起西安的古城墙,想起古城墙外面那七拐八转的胡同,想起当年胡同里古朴古老的民居,想起胡同里凹凸不平的青石板,想起胡同深处举办会计培训的地方,某局机关所在地。

    1986年的四月,古城墙下青草染绿,古城墙上青苔开始复苏变色,古城墙护

  • 上一页 12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