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不知寒,又怎么会知道旅人在途中的艰辛。
当看到吟寂先生的这幅《风雪岂知行客恨》图时,心存的过往,如风吹过浮世雪,无论是当下还是过往的我,不就是那途中飞翔的鸟吗?无言道尽心中苦,更无法去道众生。
常常见有人说,出发乌里。我要去西藏。还有人说,想去丽江有一场艳遇。如果,你问,什么才算修行。而
2015-01-19 13:18猫冬,是北方寒冷地区的方言。就是北方农村人冬闲躲在家里过冬天。也不出门。或者说,就如猫一样吧,冬日里猫在家里。虽然无事,但是对于忙碌一年的农人来说,是一年里最幸福的日子,他们在冬三月,把秋天收获的白菜,萝卜,苤蓝等各种蔬菜,腌制成酸菜,酱菜。把收获的土豆,红薯磨成淀粉,制作成粉条,一进腊月,就准备杀
2015-01-15 11:17一直记着在少林寺院里,有一棵藤缠树。是一棵女贞与青槐交缠着,它们交缠在一起不知多少年了,去少林寺去过三次,每一次见到这棵藤缠树,都有不同的感受,第一次感觉是奇迹,千年缠绵一起,让人想起这是否就是轮回的爱情。第二次再见,不同上次,像是爱,却是纠缠不清的一生。第三次,看是一次微痛的盛放,女贞子在天空开到
2015-01-09 13:35拾年梅朵。如是十年的梅朵在纷纷落着。记忆里的事物总是来不及回到原来,就匆匆如花落,盛开不再,鲜亮不再,留在记忆的事物,就像一张发黄的老照片,停在原来,好像从来都是等着你去一起怀旧呢
拾年梅朵,是我曾经见过得江南小城的一个酒吧的名字,当时看到,惟是一惊,那么亲切,那么与我的内心相似,因为在我的名字
2015-01-03 20:17匆匆那年,一朵一朵的雪花在眼眸里飘着。十二月,就像一个感叹词,许多感慨,都会让我荡气回肠,有相聚,有别离,有温暖,也有疼痛,快乐并忙碌着。想一想,十二个月多么短暂,仿如流云般匆匆走过。
这也许是为何古人把十二个月描述成云的样子。每月的云都代表了一个月的气候,有人说十二个月表述了一个女子的一生。简
2014-12-25 09:57山里的人和事,叫我一直喜欢着。常听小娟的《山谷里的居民》,有一种超然脱俗的清新感觉,说不出是那里的好,只知道,那种缓慢山中岁月,更适合我的内心。像我身居都市的人来说,其实是一种愿望而已,如果真是那种必须的渴望,那必是如大雨滂沱的那种渴望了。无法收起的渴望,才是归隐。
我常以为的山里的人,就如六月
2014-12-19 07:45入冬后的莲塘,瑟瑟而清寂。枯黄的莲叶有的沉在水中,有的仍浮在水面,莲蓬寂寂地站在水面,只剩下她的空房子,有的被人折过,没了莲蓬,只有莲藤还肃立那里。此情此景,一如,“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曾经满满一塘莲,渐渐地在我眼里瘦下去了,一塘枯荷,更像一塘禅。
立冬后,水已寒,风已冷,这眼中瘦
2014-12-13 08:24今日大雪,天开始变得更加寒冷,开始会降大雪。正入古人说:“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
古代把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鹃鸥不呜;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过了大雪节气,就快到了岁暮,一年的好光景就要过去了,随着迎来新年。人们都期望着大雪纷纷,满眼银装素裹,所谓,瑞雪兆丰年。
在塞北故乡,在这个节
2014-12-08 08:35下了整整一天的冬雨,庭前的梧桐比昨日更好看了,被雨洗过的梧桐叶,金黄金黄的,像一面金色的旗,也像人的手掌,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凄美,仿佛是要送别一个故人那么得冷清和孤单。总让人想到那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当我站在窗前,看着这细雨中的梧桐,油然
2014-12-03 10:33下午给母亲打电话,怎么也打不通,我想,又是妈妈因充电忘了开机了。年迈的母亲,今年觉着特别的苍老,常常遗忘一些事,常又把一件事提了再提。甚至于嫂子说她,有些事是不是昨夜做的梦?为此我,不由自己的流下了眼泪。
岁月不绕人啊。这么快,时光如白驹过隙,瞬间须臾,如果母亲还年轻。距离那么疼。如果距离只在咫
2014-11-28 13:02-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