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时节粽叶香,

    东湖赛舟锣鼓忙。

    遥寄情思汨罗江,

    屈子怀沙永流长。

  • 湖心的月

    思念如夜莺的眼

    你在那边

    我在这边

    汹涌难平

    寂静的夜

    难倒的诗人

    找到的却只是一双

    破鞋袜

    止于星眼

    风吹不走忧伤

    脉脉的是

    蜜蜂腿上残留的花粉

    借酒消愁吧

    淹没今天

    但又是一个黎明

    向着黄昏

  •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赏读《诗经·邶风·静女》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如实地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劳动人民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在《诗经》当中,表现青年男女相思、相

  • 生命中,有一些无法把捉的人和事;生命中,也有一些无法忘记的人和事。时常在秋夜里,仰望星空,高阔的夜幕下,一只只耀眼的星星直视着我的眼睛,仿佛在叩问我的心灵。也时常在这个时候,思绪变得宁静,记忆变得清晰。然而,尤让人难以忘怀的是一首歌咏黄鹤楼的千古绝唱,它在我的脑海中始终挥之不去:

    昔人已乘黄鹤去

  • 孤独的庄子是冷峻的,更是深沉的。然而他又是轻盈的。

    冷峻的庄子活在人间世,目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发出了“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感叹。一语道尽了沧桑世事。

    庄子不与世俗同流,孤独的他宁愿像在湿地五步一啄,十步一饮的野鸡那样悠然,也不愿困顿在笼中享受锦衣玉食。

    面对命运,庄子知其不可奈何而安

  •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以出世的态度做人。积极入世,怀抱的是一份热情,一份执着,一份专注,一份持久。超然为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矜功,不盖过。不患得失。始终浅笑低唱,内心则风清月朗。

    散淡的时光,风蚀了迷茫。茶一杯,品味具足。清苦入口,芳甘沁心。

    静寂的岁月,沉淀了

  • 昨夜一梦,醒时梦犹记。梦中竟然作词一首,不加修改,原本照录于此,聊以自娱。——题记

    秋风长,

    草叶衰,

    月明霜落行人稀,

    千里还相依。

    道尽离愁与别恨,

    徒留身后薄幸名。

    眼中泪,

    谁人知,

    楼高莫抬头,

    凭栏望断人生路。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写下这句诗的时候,已经五十一岁了。但听说官兵收复了河南河北失地的时候,情不能已的写下这样豪情满怀的诗句。显然这里的青春不是指诗人所处的年龄,而是美好的春光。已经中晚年的杜甫能吟诵出这样的诗句,难道不比青春年龄之人更青春焕发么?

    步入而立之年的80后,一味地

  • 昨晚上课之前就想到这个题目,然而当时头脑一片混沌。因为无论是酒还是茶,它们都是我们日常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我们对二者的本性是否真的了解呢?

    或许是因为见惯不怪的缘故吧,很少人能真正的切入到酒或者茶的本性,更不用说二者之间的关系了。在这里,我不想对二者作字源学和历史的考察,而是从我们熟知的角度出

  • 癸巳年仲夏夜,暴雨甫逝,风轻云淡,月色撩人。余与同窗赵君志坚共聆古乐,有感于心。故聊赋数句,联而为诗。余二子未尝学诗,不求规矩,但求抒胸臆也。

    (一)

    风清月明应人邀

    广寒宫内话寂寥

    红尘路上多熙扰

    心事苍茫谁人晓

    曾负壮志冲云霄

    指点江山亦弄潮

    潮起潮落催人老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