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是一名共和国的军人,在“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勾起了我对军旅生活的美好回忆,我想起了在我军旅生涯中对我影响最深的一个人,也就是我踏入绿色军营认识的第一个人,他是我的第一个带兵人-新兵班长。

    他叫贾吉龙,1978年4月从河北省唐县入伍,中等个儿,英俊潇洒,1981年冬季,他刚从教导队毕业就因

  • 马灯在我们胶东地区,大多都叫灯笼。意思是灯装在笼子里,儿时的我很喜欢灯笼,因为它设计科学、秀美,又不怕风吹雨淋,加之当年演《红灯记》的时候,李玉和一句“手提红灯四下看”的唱腔、威武潇洒的动作,使不太引人注目的马灯,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记,从中也引出了很多故事。

    改革开放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马灯,

  • 前些日子,我携妻到新华书店看书,在贾平凹书籍专柜上,一本醒目的《平凹自述:我是农民》的书籍吸引了我的眼球,我不由得打开一看:是一本图文并茂的自传性作品,正合我意,我正想了解一下贾平凹的真实生活,我便随手买下了这本设计、装帧精美的书籍,回到家后,便迫不及待地捧读起来,我的思想深处随贾平凹的思维空间纵横

  • 从事写作的人,似乎都有着同样的经历,都经历了用钢笔写作到微机写作的过程,我想起写作的经历来,就会从脑海里蹦出钢笔、打字机和微机来,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期。记得改革开放前,写作都是用钢笔或圆珠笔在方格稿纸上抄写,有时,文章写了改,改了写,为了一篇稿子改来改去四、五次,整个稿纸被改得密密麻麻的,而且还要一

  • 今天,是纪念抗日战争77周年,使我想起了家乡一位抗日英雄—乔天华。这位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率领地方武装驰骋疆场的“游击队贩子”,是胶东大地上的一个著名的、传奇式的抗日英雄,也是平度历史上一位杰出人物,历经战争烽火十二载,曾担任南海独立团团长、平北县人民政府县长,先后组建起七支队伍,总人数3000余人,

  • 家乡的路像无数条线,牵出了我的无限情思;家乡的路似多彩的梦,引领着我走进了外面精彩的世界;家乡的路如条条纽带,连结着家乡人民走向文明富裕的康庄大道。家乡的路有千万条,有通往城里的、通往邻村的、通往山里的、通往坡里的,弯弯曲曲,连绵不断,条条路通罗马。就是从这些曲曲折折的路中,走出了驰骋胶东大地的“游

  •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每个人对故乡的看法不一样,但每个人对故乡都有着浓厚的情谊,对故乡都有着美好的向往,只要述说起故乡来,都情意绵绵,十分感人,仿佛每个人都把故乡装在自己的心里。前些年,北京一位朋友给我寄来了一套《中国文化名人书系》,其中有《谈故乡》、《谈读书》、《谈治学》等九类书。《谈故乡》这

  • 记得作家李健吾曾写过《雨中登泰山》的散文,成为津津乐道的美文,与其感受不同的是,五十年后的今天,偶然一次机会,我也有过冒雨登泰山的经历,比平日里登泰山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给我带来了美好的遐想和向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始终难以忘怀。

    登山这天清晨,天是晴朗的,大家都兴高采烈地做好了登山准

  • 我儿时就有当兵的梦想,因我祖辈五服内就有三位参加抗日战争的游击队员,我的父辈有几位参加过解放战争为国捐躯,我的堂叔就是十里八乡闻名的空军飞行员。加之当时看了《奇袭白虎团》、《奇袭》、《智取威虎山》等战争题材的电影,受影片中的英雄人物影响,我对红领章、绿军装特别羡慕,经常做着绿色的梦,梦想当一名光荣的

  • 前几天看了《谈读书》这本书时,本书名誉主编张岱年的一段卷首语深深打动了我,使我不由自主地读下去:“读书是学,学习前人的经验与知识。在学习的同时还要思,进行独立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今日看来还是正确的。在读书的过程中勤于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参阅古今中外的名著,这是研究学问的必

  •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