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时老屋是四间二层木结构的建筑,黑瓦白墙,简约古朴,颇具晚清遗风。

    老屋坐北朝南,位于村的最西边,由父亲三兄弟的家庭一起居住。我家居中,东边隔一墙是大伯家,西边隔一上房是二伯家,上房公用。大家一起,互帮互助,关系融洽。

    屋的前后各有一小院,一堵半人高的石墙围成。墙面弥漫着青苔,墙缝间半吞半吐

  • “燕儿 燕儿,飞过殿儿。殿门关关,飞过山,山也平,地也平,飞过山下打虎铃……”小时候,每当我看到燕子时就会唱起了这首童谣。父母说,燕子是人类朋友,它不象麻雀偷吃粮食,燕子以虫为食;它长期帮助农人清除庄稼害虫,不辞辛劳,是益鸟。我们要爱护燕子。

    因此,我从小就喜欢燕子。想起燕子那滴溜溜眼睛和乌溜溜

  • 城市化建设大潮早已把儿时的村庄淹没得难觅踪迹,唯独村的东头那两棵几百年的大榕树,依然静静屹立在那儿,坚守着村庄最后一道风景。岁月沧桑,每当我望着这古老的大树,典藏在心中的儿时村庄情景,依稀如昨。

    儿时村庄古朴,坐落在龙山东南边,大约三十来幢房屋,二百户左右人家,村里几乎同姓,村民团结和睦,亲如一

  • 前日,大学同学胡今虚教授应邀来温讲学,说起他我就想到了幽默。在大学时的一堂课上,老师布置了一道量子力学题目,除了胡今虚外大家无法解答。都说:“这道题难!难!”就请胡今虚上台讲解。他讲完后,笑眯眯地作了雷人总结:“我看这题并非男(难)的,而是女的。”这句出乎意料的幽默话,哄堂大笑。当时场景若文身符体,

  • 家乡的味道总是那么香甜,回味悠长,魂牵梦绕,虽然远离家乡多年,但我喜欢的温州馄饨,那流动叫卖的馄饨担,颤颤巍巍,袅袅生烟,清脆竹梆声,总是敲着胃口咕咕得叫,舌头生津,揪着我心!每当我春节探亲回乡,我总是HOLD不住要一碗温州馄饨小吃以解舌尖上的长久怀恋。

    在老家夜深人静时候,“笃”、“笃”、“笃

  • 一网友“以书为伴”签名,她爱读书,在网络发表了不少文章,我很佩服。海聊中,我说:“现在网络信息时代,平板电脑可以翻阅到喜欢的书,‘以书为伴’是否‘奥特’了吧?”她说:“网络里充斥着各种诱惑,夸张广告;且当你正沉醉时,手机铃响或微信鸣叫,扰人心乱,无法宁静。平板电脑无法代替书本的安宁。”自有她的道理,

  • 岁月流光,三十多年一晃之间。在这流金岁月里,我们同学共同沐浴着风风雨雨,享受着春花秋月,一起快乐走着,如花似歌,流光溢彩。

    我们一帮要好的中学同学常常相聚,中学同学嘛,大家住得相近,年龄相近,变化相仿,老底清楚,自然亲切,容易共鸣。常常十余人相聚,恰满一桌,男女约一半。大家轮流做东,随缘而转,杯

  • 人众如芸,熙熙攘攘,谁与你相识于人海?谁又与你忘乎于江湖?谁与你不能释怀?谁又与你擦肩而过?繁华世间,红尘滚滚,谁的背影颤动了你柔软的心弦?又是谁的凝眸盼落了你如花的容颜……这些说的就是那些缘分儿!

    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份。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

  • 好友远方来,为之接风。平时我们虽遥距万里,却近若咫尺!在孤独悲伤欢乐得意时,总是第一时间向对方倾诉,无话不说。在当今虚伪纷扰的社会里,能向谁诉说自己的琉璃心事呢?唯有知己!席间,好友特意点了一首邓丽君的歌《我只在乎你》:“……人生几何能够得到知己?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重重拨动了我的心弦!是

  • 我们常常感叹:“时间过得真快,十年弹指之间;一生如白驹过隙,昙花一现!”因为我们生活得很快乐!

    那么快乐有多快呢?是日行万里的空客一个多小时就能送到千里之外爱人怀里的快意?是“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快马加鞭,黄土飞扬快递?是竞技场上快了千分之一秒获得冠军的快步?是“急流勇进”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痛快?是

  • 上一页 12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