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谱梅花月,香飘万里长。清明前后雨纷扬,只待云开雾散釆茶忙。

    竹雨琴松韵,茗香色味魂。壶煎活水雀舌春,闲下碗炉何必慕王孙。

  • 前陈往事随流水,是是非非,是是非非,古道咸阳伴日微。

    情愁爱恨杯中醉,相识相随,相恋相随,倚仗涛声晚雁归。

  • 这条路

    有多苦

    无边的夜

    听过我们倾诉

    人贩无情的摆步

    众里寻亲千百度

    我们悲情怅叹孤独

    泪眼伤心无助

    随着法律岀台

    社会共同关注

    希望我们的坎途

    不再有重复

  • 在梦里

    温纯无语

    以为

    潮起潮落

    有你陪伴

    就够

    可是

    等你到黄昏后

    无尽的夜

    陪我度过

  • 秋风起,落叶堆

    大雁往南归

    落日撤走了余辉

    盛开的蒲公英

    自由地摇曵⋯⋯

    满天飞

    微醉

    而我

    总有⋯⋯

    一丝一缕相随

    感觉好累

  • 不知不觉,岁月的风霜凌乱了鬓角。孩子们口中的哥哥、姐姐变成了叔叔、阿姨。心中感慨青春已不在。

    生于50年代,在父母血染风釆的庇护下,很多成了官二代;生于60年代,经历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动荡时代,赶上了恢复高考成了人才;改革开放钻了空子下海经商发大财。生于80年代,享受父母的溺爱;而我们生于

  • 本人有幸参与家族事务,接触很多天南海北各行各业的宗亲。按中国哲学的分类有唯物主义者,唯心主义者。唯物主义者对祭祖持认同态度。而唯心主义者又分类为认同与不认同,不认同类一般是基督教。本人就曾经接触很多基督教徒的宗亲,在祭祖一事也曾经进行激烈抗辩。今天有幸得阅邢福曾博士的《中国的祭祖问题》,本人结合个人

  • 前几日,西方传统的"万圣节"在国内受到了年青一代热捧,网上出现了各种功略及各种各样过节物品,而对于这些现象,很多专家文化学者更是一番长短热议,""国产"节目遇冷,"洋节"热捧,或许可看作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需要引起重视";"该如何恢复我们民族的节庆文化"等等。

    其实,笔者认为,狼未到,是狼味先

  • 走过王屋

    穿越太行

    河东大士沙门宰相

    社稷良臣元和中兴

    洛阳结炉绿野草堂

    俱往也

    先祖荣光

    后裔向往

    中州儿郎

    绿城聚首畅论荣昌

    再创裴氏辉煌

  •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佛道教信仰骤然复兴,寺庙道观比比皆是,随处可见。不管名川大山、风景名胜,无庙不成景,无神佛不为名。如此庞大,大到了印正佛经之经典"不可说,不可说"不敢说之地步。

    其实佛道教的本质是好,只是古往今来被世人歪曲,篡改。就连其最最本质之劝人向善的本义也被别有用心之人拿来蒙蔽

  •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