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姐还小着呢

    李铁

    事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这通常被认为巧姐的判词。过去人们并不知道这是谁的判词,但是里面有个“巧”字,于是在曹雪芹故意的误导下,就认为这是巧姐的判词。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休似俺那银钱上,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

  • “从”就是“宠”

    李铁

    《红楼梦》第5回里有一首诗,“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可能“凡鸟”繁体字差一点就是“凤”,所以,这首诗通常被认为是王熙凤的判词。

    “一从二令三人木”旁边“脂砚斋”批注:“折字法。”折可能是拆字的误写。也许受到“脂砚斋”的

  • 探春未曾远嫁

    李铁

    在人们的想象中,探春的最后结局是“远嫁”。人们根据那些诗和判词、谶语得出了结论,续书可能也是这个原因。但续书又影响了后人,所以,“远嫁”成了探春最后的结局。

    王熙凤奉王夫人之命带着一班家人抄揀大观园,所到之处大小姐们均配合行事,唯独到探春那里不买王熙凤的账,探春不仅不

  • 曹家的“亏空”

    李铁

    史载:雍正五年十二月,把曹頫打成“亏空罪犯”。

    曹家亏空主要原因是接驾。一是“奢华过费”,二是二层主子的无度勒索,三是奉承上司。而这些都属于“潜规则”,因此曹家亏空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根据记录,在曹家被治罪的时候,尚有19万顷的土地,住房483间,人

  • 焦大是骂谁?

    李铁

    如果正看《红楼梦》,焦大骂谁也是不能确定的。

    在《红楼梦》里,焦大骂人是很瞩目的事。他说:“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柳湘莲也说:“您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

  • “淫丧天香楼”纯属无稽之谈

    李铁

    在《红楼梦》里,秦可卿是病死的,但普遍认为,秦可卿的最后结局是“淫丧天香楼”,这个结论主要是根据“脂批”而来。在中央台的电视连续剧中,也有瑞珠无意撞见贾珍和秦可卿通奸,最后不得不“触柱而亡”的情节。可是,有人考证,这个根据并不确凿,纯属无稽之谈。

    甲戌本

  • 妙玉、袭人和晴雯的判词

    李铁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落陷污泥中。”一般认为这是妙玉的判词。其实,在黛玉的《葬花词》也有“质本洁来还洁去,莫叫污淖陷渠沟。”有点“洁”癖,是秦红玉的特点。

    还有一首诗,叫《世难容》,也被认为是妙玉的判词。“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

  • 薛宝琴并没有落榜

    李铁

    在现有的“金陵十二钗”排名中,薛宝琴是“落榜”的。但贾母非常喜欢薛宝琴,王夫人也认她为干女儿,我认为薛宝琴其实并没有“落榜”。

    薛宝琴诗写得比较好,很有才,有点像黛玉和香菱。她是薛宝钗的“胞妹”,自然有三分像薛宝钗。而薛宝钗很像秦可卿,所以,薛宝琴也很像秦可卿。更

  • 何谓“母蝗虫”?

    李铁

    林黛玉说刘姥姥是“母蝗虫”,很多红学家对此都不满意。刘姥姥到了荣国府,除了贾母,别人都曾经笑谑刘姥姥。黛玉更是出言不逊,说刘姥姥是“母蝗虫”。林黛玉还让惜春把蝗虫画在大观园图里,并起名为“携蝗大嚼图”。

    不过,林黛玉的说法得到了薛宝钗的赞扬:“惟有颦儿这促狭嘴,他

  • 关于《芙蓉诔》

    李铁

    因为美优伶已经“斩情归水月”,痴公子当然要写一篇《芙蓉诔》。《芙蓉诔》也称《芙蓉女儿诔》,诔即祭文。

    《芙蓉诔》是一篇长文,本文因篇幅所限,恕不赘引,读者若有兴趣,可到《红楼梦》第78回去查看。

    在《红楼梦》里,《芙蓉诔》是宝玉为晴雯而作。晴雯死后变成了芙蓉花神

  • 上一页 1234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