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娘,来生儿和娘还做母子

    娘去世了,从此儿成了没娘的孩子。

    在医院里,医生们全力以赴抢救着娘。为了不让儿女心疼,娘强忍着病痛,不发出呻吟。儿呆呆的守护在娘的病床旁,看着娘在痛苦中煎熬。儿拉着娘的手,轻轻抚摸着娘的头发,一次次的喊着娘。起先的时候,儿喊上一声娘,还能得到娘的应答。再后来,儿再喊娘

  • 怀恋睡土炕的日子

    “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中国农民最原始最真挚的梦想,是对“小康生活”最为殷切的期盼。虽然平凡,却无不洋溢着一种幸福。热炕头,想一想,心里就会涌起一股温热来。睡过土炕的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土炕。

    作为70后,对土炕感情颇深,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我们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土炕

  • 断奶

    襁褓中的我

    吸吮着娘的乳头

    甜甜的乳汁让我不再哭泣

    我捧着娘的乳房

    伴着娘的哼哈催眠曲

    带着甜美梦微笑入睡

    儿时的我

    娘想尽办法让我断奶

    我发出凄厉的哭喊

    抓扯着娘的奶

    我终不敌娘的残忍

    含着泪珠在梦中抽泣

    四十年的风华

    娘伴我走进了中年

  • 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李叔从城里回家乡养老了,小时候土生土长的地方,在外奔波多年,老了又回了家乡,和程二冬家还是邻居。

    前年的一天,李叔和李婶刚吃过早饭,突然接到老家程二冬的电话,说上午到家拜访。

    李婶听到程二冬要来,一下子脸耷拉下来,说:“一晃我们从老家搬出来都30多年了,和老程家基

  • “爬格子”的甜与酸

    时间似水,染指流年,我从事农村金融已二十个春秋。当过前台柜员,做过信贷员。2010年,我服从领导安排来到了联社办公室,成了“爬格子”的文秘员。在上学的时候,我写作文就发憷。但是,工作认真负责的我,并没有因为对“爬格子“的不熟悉而放弃,而是卯足了劲,干就干好,这一干就是七个年头

  • 品鉴冬瓜

    我家的后院是小菜园。每年,娘总是充分利用这个闲院子,种上各种各样的蔬菜。临近墙根的地方也要种上冬瓜。也许多年种冬瓜的原因吧,我总觉得,冬瓜也是一种生命,有灵性,知道和人沟通,能够领会人的意图。用心去呵护它,用心去和它交流,它懂得。

    小菜园犄角旮旯里种有“四方瓜”,即冬(东)瓜、南瓜

  • 我一直以来都很喜欢一句话,“将心比心得人心”!同样,农信社的工作,面对每一位客户,要懂得换位思考,做到“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需”。

    从上学的时候,我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参加工作了,我竟然把习惯延续到了工作中。记日记的习惯,让我在放贷过程中,对每一位客户贷款使用情况有了清楚的了解,也让我对每一笔贷

  • 田间的蛤蟆

    随着夏日气温逐渐升高,天气从麦收后的干热变得闷热。下午下了一阵子雨了,稍微凉快一点了,可还闷的让人透不过气。晚饭后,我来到了街上。然后,顺着大街向村外走去,想去寻找一阵凉风,透透气释放释放压抑的心情。天阴沉沉的,刚才天气预报说了,还会有一场大雨的降临。我不会远走的。

    我漫步在乡间

  • 麦香飘飘

    风吹麦浪香满天,一年一度的麦收即将拉开帷幕。清晨,布谷鸟婉啼声声,仿佛呼唤盛夏赶快到来,敦促着小麦快快成熟。我漫步在乡间小路,投身于麦海中,放眼望去,风吹麦田,波浪滚滚,千层涌动,鳞光四射,遍地金黄丰收在望。

    浓郁的麦香,在清新的空气里流淌,家乡人喜笑颜开,奔走相告,去地头看看,小

  • “好东西很多,不该拿的不能拿。”这是母亲对我们兄妹仨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打小,我认为这句话是:“别人的东西再好,毕竟不是自己的,不该拿的不能拿。因为东西是人家的,不是我的。”我现在是一名银行职员,每天和钱打交道,理解这句话,就是“耐的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忍得住欲望,受得住诱惑”。

    我家在农村,在我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