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纪昀清
笤帚是家家户户都必备的扫地除尘的工具,其历史源远流长,最早源于我国的扫帚。
早在四千年前的夏代,有个叫少康的人,一次偶然看见一只受伤的野鸡拖着身子向前爬,爬过之处的灰尘少了许多。他想,这一定是鸡毛的作用,于是抓来几只野鸡拔下毛来制成了第一把扫帚。这亦是鸡毛掸子的由来。由于使用的鸡
2023-08-25 14:59文/纪昀清
周至中学,是我的母校。在其即将迎来八十周年校庆之际,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对它的怀念之情,日甚一日。
初中毕业那年,最令我骄傲的事莫过于考上了省级重点“周至中学”——简称“周中”。当年考周中,的确不亚于考大学。像西岩坊初级中学,我们1994届将近150名学生,也只不过考上了18人
2023-08-25 14:53文/纪昀清
一、歌词解读
当下的流行歌曲可谓多如牛毛,然而有一首却引起了人间大地震,堪称神曲“照妖镜”。什么样的歌曲,能有如此大的魅力?相信你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罗刹海市》。
这首歌出自于刀郎新专辑《山歌寥哉》,于2023年7月19日一经发布,就迅速占领各大音乐排行榜冠军宝座。它的热门程
2023-08-25 14:48陕西盩厔毛氏祖地寻根散记
文/毛天哲
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闚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天哲曰:知者不迷,迷者不知。世间事物,莫知者为“谜”;而知者,则不是“谜”也。一陕西有周至县,域内有楼观台,为老子归隐地,传说老子著述道德即在此。司马迁为
2020-11-29 08:56中华毛氏发源地在盩厔研究成果丰硕,意义深远
◎李瑞祺
关于中华毛氏发源地问题,周至县的历史文化学者研究已有十年。第一个提出《周武王的母弟毛叔郑的封国——毛国在盩厔》的,是竹峪镇金盆村的毛敏毅先生,同期提出《毛泽东祖里在盩厔》的,是竹峪镇西沟村的毛友春先生。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是最先在本会会刊
2020-11-29 08:17一
2020年7月28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文兰先生三周年祭日。
我受邀前往参加“文兰三周年追思暨作品研讨会”。八点四十左右,我就到了文兰先生故居。只见“翰墨养怡”门楼上一副横额为“猶仰前徽”的黄联:“杜鹃聲中萦懐最苦思親夢,清荷開處牽念難忘鸟哺情”映入眼帘,门口通道两边和院落四周皆摆满有
2020-08-12 09:02“当你在灰心失落/遗失快乐的时候/心里面/会不会/忽然有/一首歌/神奇浮现/像一双暖暖的手/揽住你的肩头/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一颗呀一颗种子/是我心里的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开尽梨花春又来/只看有了什么/不想还少什么/其实我们拥有很多/都很富有/让心洁净宽
2020-01-27 12:29“阅读是什么一回事?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料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要做一个社会主义时代的公民,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比任何时代都重要。写作是什么一回事?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这两
2020-01-26 22:50朋友的电话
让我万分惊讶
正在西安住院的我
怎么也不敢相信
刚满不惑之年的你
说走就走了
印象中
你和我一样出身贫寒
土房阻碍了规划路
被勒令拆除
住在了简陋的大队部
迫不得已
爸爸妈妈老实巴交
长吁短叹、无可奈何
是你发愤图强
2019-05-31 17:04最初认识王克勤,是缘于路宝莲老师主编的《竹林文苑》杂志刊载的一篇短文。这篇文章是由司晓升老师专门为追忆王克勤先生而写的。文章简略记述了王克勤生前鲜为人知的善行义举,令人记忆犹新。随后,又因某种机缘,认识了陕西省大雅礼乐文化促进会会长刘知民老师和王克勤的小儿子王卫星先生,通过座谈和翻阅相关资料,我对王
2019-05-31 17:02-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