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走进故黄河

    壬寅年仲夏月,接徐州知名史学者于克南老师电话,周日去丰县故黄河采风,尽管,周日早已安排其他活动,但是,我还是选择了与克南老师同行,因为,我的心中早就期盼来一段故黄河的寻梦之旅,那首心中一直吟咏的沙河谣,也时时在我的心间萦绕。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在济南上大学期间,我曾无

  • 从运河岸边边出发,沿着泥泞的运河堰,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驻足,我徘徊了许久;初次离开故乡的我,看到繁华的世界,有欣喜,然而更多的是忐忑不安。在奋斗与坎坷的泪雨中,我的青春芳华,在这座陌生的城市绽放;没有落樱缤纷的绚丽,没有五彩斑斓的光鲜,我在这座城市的季节里,曾经静静地绽放。

    我从一座陌生的城市,

  • 一、黄河追根叙情缘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小的时候,每当读李白的这首诗,心中对黄河便多了一份景仰,但是,生活在京杭大运河边的我,真的觉得黄河不但从天上来,还在遥远的天际流淌,那样神秘遥远。不曾想,后来在济南上大学才发现,黄河就从济南的北部蜿蜒流过,距离我的学校如此之近,母亲河的声声

  • ——读邵琳散文集《今夜有月》有感

    我喜欢今夜有月,无论月圆还是月缺。月圆举一杯浊酒,仰天长吟;月缺,便手握卷书,俯首冥思。而邵琳老师的那一缕月光,却让我浮想联翩。

    岭上的树,初春的痕,五月的麦地,幽思的夏夜,都是邵琳老师笔下的寻常情愫;初冬的雪,十六的月,凄冷的雨,让走过春夏秋冬的人生,更显

  • ——冠乔文集《听雨》有感

    聆听岁月,是一种不容易实现的心境,在蹉跎的人生旅途,如此洒脱地回眸凝望,倾听走过的风风雨雨,很难,咀嚼经历过的苦辣酸甜,并能悠闲地踱步小憩,更是人生的一种智慧。

    冠乔先生的新书《听雨》出版,作为新书发布的参与者,无论是品读新书,还是与冠乔先生的交往,也许是年龄相仿的

  • 一、想起小城

    窗外飘雪了,虽然不大,但是,毕竟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我的心情也和窗外雪地里欢呼的孩子们是一样激动的,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年来等待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雪,早已变成一种奢侈的愿望。尽管窗外,只是飘起雪花,但是,内心早已充满喜悦。

    这是我来到故乡定居的第六个冬天了,遇到飘雪的日子,不是

  • ——读李继玲散文集《一座城的风花雪月》有感

    喜欢一个人,可能是她的风情万种,爱上一座城,那就是因为这座城的风花雪月了。

    “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因为大理的风花雪月,我爱上了云南。而阅读徐州作家李继玲的散文集《一座城的风花雪月》,让我爱上了徐州这片热土。

    在作家李继玲的

  • ——读杨林静文集《海上生明月》有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很多人都喜欢这样朗月星稀的夜晚,天涯海角,有着共同情怀的人,面对一轮皎洁的月光,或仰望星空,或手捧一本书细读,彼此轻轻诉说衷肠。

    品读杨林静散文集《海上生明月》,更能体会到笔者的心境。夜晚,星空,明月那是上苍为她构建的伊甸园,而

  • 无论是住在城里,还是生活在乡村,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样,都喜欢种一块小菜园。

    生活在城市里,没有土地,没有空间,顶楼或者阳台,弄几个泡沫箱子,从田野外挖点黄土,种几棵辣椒,栽上几棵葱,或者撒点油菜种子,不管咋样,洒水翻土,这块小菜园,总能让我找回一点田园生活的快乐。

    作为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对老

  • 讲台是一个神圣的地方,能走上讲台,面对芸芸众生,侃侃而谈,把知识和智慧,传给听众,是我心中一直比较崇拜的事情。

    上学的时候,讲台是老师的阵地,因为小时顽皮,走上讲台大多是因为被老师惩罚。由于犯错被罚,站在教室的讲台上,哪敢造次,低头红脸,那感觉,相信上过学被老师台上惩罚过的同学都知道,所以,对于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