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家门口往西1000米左右就到了幼儿园学校故地。再往西5000米就到了小学。相传此两处学校站址最早由清代名将刘铭传所选,至于所选址经过、原因等皆因年代已久失去可考资料,唯一留下的就是人们口传相授的传说而已。姑且不要再为此遗憾了吧,如若每个人能放下荣耀,静心剖析自己心中此两地的认识,也不枉求学开端之酸

  • 出家门口沿路北上,脚踏大陡坡至顶,再往前50米路东就到了我家的西瓜地。虽如今我意识中自有西瓜地记忆,然则实不清楚,此概念大多是长辈告知,但恍恍惚惚间脑中似乎有着某种与其相关的记忆,比如就在路旁边有一小茅草窝棚,专为看瓜之用。

    但不容置疑的是在我老家房子里的确堆满了竹条,竹条皆为弓形,明显是种西瓜

  • 桃子……桃子……,鲜红、硕大水灵灵的桃子只要是看到就想吃,想想如今吾已许久未曾与其蒙面了。出家门一直往东走大约500米左右就到了我家桃树园故地。站立于故地跟前,低头俯视……我穿越了……

    爷爷推着小推车,上面坐着一个我从家向桃园走去,小推车吱吱扭扭一路作响,如一首月下之曲悠扬婉转在不断传沿开去,我

  • 家门前屹立一株千年巨柏已增光添彩,而家房子之外,远远望去一片林木之影之行,于是乎可自豪满满称 “树林藏于吾家亦”。

    树林之源也不知何时,总之在我记事起眼前就是如此多娇!春之伊始,万物复苏,树木发芽生枝,此刻有两种木种最受欢迎,称之为柳树与杨树。备受关注喜爱源自其为一种上好拧笛子材料之选,待此两木

  • 时光飞逝,翻出以前照片方深感:我也长大,已不是曾经的那个我。往日岁月,如流水一般悄悄溜走,留下的是魂牵梦绕的往事记忆。立足当下,回首往事,展望未来,心中感触颇多复杂,怀念、记恨、遗憾……不一而足。

    心中思绪万千,唯有心灵之地的那一港湾才会让心灵得到休憩,才能是生命重温火热激情之地。

    港湾是家

  • 出家门口,一直往北走大约500米就到达闻名遐迩的“大陡坡”,家乡人习惯称之为“大坡儿”,沿大坡儿脚下北上,身子右边恰是我家的一方土地,大坡儿与其恰好构成一直角形的两边,如若沿大坡儿顶上垂直切入一刀,一个地地道道的现实版“勾股定理”原型出现了,我怀疑并且暗自思忖道“莫不成此处正是传说中的勾股定理之乡”

  • 鉴真和尚(公元688~公元763),唐高僧,日本律宗的创始者。(日本称他作“大和上”,因为在公元758年曾经敕封他这个称号)是江苏扬州人,俗姓淳于,生于唐中宗嗣圣五年也即是武后的垂拱四年,其时正是盛唐时代,比李太白早十三年。他小时候在扬州大云寺出家,十八岁的时候从道岸律师受了菩萨戒,在三年之后又在长

  • 公元前3000年前,两河流域产生了强大的古埃及,她一开始就以强大身姿与周边落后生态形成对比,一个区域文明一旦形成,她势必会通过各种方式对周边施加影响而同时周边落后生态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向其靠拢,这好比是一团火,它的光和热不断向外辐射散发,同时周边冷空气也会不断前来补充。文明是相对于蒙昧野蛮而说的,有的

  • 最近读了百年美文经典中的余秋雨《一个王朝的背影》,感触很深。读罢,内心已陷入深深思考:一个王朝背后究竟是什么?

    事实上,大凡牵连到历史的东西,读罢我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感触。而秋雨先生的这篇散文又紧紧的联系着清朝,清朝,一个令我敏感的朝代,无不时时在内心闪现于挣扎!清的开创者也即大金的开创者努尔哈赤

  • 第一次接触你,你诱人的芳香沁人心脾,你神秘的容颜让人兴奋,你幽深的远古令人好奇,你宽广的胸怀令人敬佩!

    渐渐的我已经深深陶醉于你,你就是一本书,你吸引人的不只是情节的波澜起伏,也不只是人物的栩栩如生,最重要的是你的内涵,你深深的文化底蕴。小时候零零散散的知道你有唐、宋、元、明、清,还知道你对推动

  • 上一页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