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郎人平常家说话爱带脏字,越是好朋友越厉害,不这样就不显得亲热,谁也不会记较。如果是见面,开口就是:“狗日的跑哪里去了?想得老子……”如果是通电话,开头一句必是:你家妈的,电话都不跟老子打……中间“日你妈,快点办……”等等之类的话络绎不绝,相反,如果对你客客气气,有礼有节,那就不是哥们姐们了!当然,

  • 俺当姑娘时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则故事,讲一个编辑在大学做调查时说:九十年代初,有一个北方农民出身的包工头,已经家财万贯,却仍旧改不了农民装束,黑棉衣、黑棉裤,还扎着裤脚,穿一双黑布鞋,头发乱得像鸡窝,他走在街上,任谁看都是一个进城赶场的老农民。可是,这时他兜里的大哥大手机响了,他抓出来就大声嚷嚷着

  • 从前,有一个乡下的土财主,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城里做小生意的商贩;小女儿嫁给邻乡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这年老岳父过六十岁生日,两个女儿、女婿都赶来祝寿。大女婿心巧嘴甜,常常小恩小惠巴结老丈人,故而很得丈人欢心;小女婿嘴笨心实,只会一味给老丈人家下蛮力做农活,不会做表面工作,很不讨丈人喜欢。

  • 最近又将《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书(七本套)放在枕畔,这应该是第五次阅读该书。余自初中时就养成习惯,不管多晚上床,总要读上几页书,才能安然入睡。

    当年明月的这部书创造了当今出版界的神话。

    《明朝那些事儿》起于2006年网络江湖,天涯、新浪月点击率均超百万,引起“明矾”骚乱,相关事件被媒体命名为“

  • 西西读《红楼梦》应该是在上初二时。这么多年过去,曾经反复阅读,已经记不清阅读的次数,就写是N次吧!(狂妄)

    西西大约是“苗子”的缘故,又长了三个旋,读书总爱读歪,把作者的中心思想撇在一边,歪歪嘞扯自己读出来的一点歪心得(被西西点评过日志和说说的友友们都有切肤之感,不过那都是西西认真读后的真实想法

  • 北国还是冰封大地、琼片飞舞的时节,南疆林城已经是阳光明媚、新绿初吐。

    其实,我喜欢封冻一切的寒冬,它可以让我的意境凝固,让冰凉的心跟六瓣的雪花结为姊妹,去回顾九十九亿光年前的红绡;可是,春还是来了!

    我聆听着约翰·斯特劳斯《春之声》圆舞曲,体味着略带些悠然的寂寞的春的韵味,灵魂已经踏上铺满杜

  • 上一页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