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念如诗

    有思念真好。

    有思念的日子,便如诗了。

    到了一定的年纪,人的思念越发深重了。如同枝头的叶片,岁月越深,颜色越浓重。所有的风霜雨雪,都晕染在叶片那纵横的脉络里,越来越清晰。许多的思念,便如那深秋的细雨,绵绵不断。

    早晨起来,临窗而立,对着那燃烧的朝阳,便会思念起那些年少如花的

  • 读你的背影,我的宋词

    宋词,将一个背影给我,让我细细品读。

    三三两两的落花,如疲倦的蝴蝶寂寞地飞,将你满怀心事缱绻。一袭青衫禁不住晚来风急,挥一挥衣袖,扫尽满地黄花,用香魂填一阕宋词,将一个单薄的背影留给八千里路云和月,半夜雨霖铃。

    燕子飞了又来,来了又去。几千年的时光,总也消磨不了那一

  • 大地的啸声

    大地的啸声,是行走的风声,更是秋天里那些生命的呐喊。

    塞外的天气就是这样,春长,夏天短。好像刚刚由春转入夏天,便听见了秋风的啸声。昨天还是酷暑难耐,一场秋雨过后,就进入了秋天。

    夏与秋,似乎就是一场雨的距离。

    这个地方很少见到蝉,这秋天就在蝈蝈那一阵紧似一阵的叫声中凉起来

  • 简•静

    喜欢秋天的树。

    闲暇的时候,常常会一个人,到公园或者郊外,选一块向阳的地方,静静地看着那些秋天里的树。

    秋天里的树,少了一些繁枝密叶,旁逸斜出,却越发显得简洁、精干。立在秋阳底下,闲适、恬静。在我的眼里,有了一些禅意。

    特别是那些柳树,没有了柔丝一般的枝条,游鱼一般的柳叶,不

  • 年的记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从打有了“年”这个节日始,这年就年复一年地往下沿袭着,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年的形式大同小异,而具体到每一个人,那年的味道可就不尽相同了。

    这也许就是,“花相似”,“人不同”吧。

    年,其实是一个饱含沧桑的词汇。从一个刚刚理解年的含义,热切盼望年

  • 凭吊燕长城

    红山飞雪

    登上高高的山顶,拨开一丛又一丛没膝的荒草,我在连绵的山脊寻找那湮没在岁月风尘中的燕长城。

    站在山顶极目四望,茫茫原野一派苍翠,红墙碧瓦的村舍点缀其间,如同碧草蓝天中的朵朵红花;纵横交通的公路,公路上穿梭往来的车辆,则是一首乐谱上跃动的音符。北侧的阴河迤逦而来,绕过山

  • 老榆树下

    一、

    村子里有一棵老榆树,有几辈子的树龄。盛夏的时候,枝头茂盛了,就遮一地浓荫,洒满地清凉。

    日头贴在了西山边,天依然热着。男人们端着饭碗从各自的家里走出来,到老榆树下面,一边乘凉,一边吃饭,一边天南海北地聊着村里村外,国家大事。

    树荫下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石头,不知是有人特意

  • 半醉半醒之间,且颠且狂且悠然

    文•红山飞雪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自古以来,英雄不可无酒,醉酒不可无诗。睁开眼睛看世界,“不如醉还醒,醒还醉”。处在半醉半醒之间,把功名看淡,将红尘看穿。

    言也狂,态似颠,神思飘飘,落笔悠然。

    半醉半醒之间,放浪形骸之外。不必在意曾经的仪表,也不必在

  • 栏杆拍遍,壮词读了

    文/红山飞雪

    把一册宋词,沏一壶香茶,在落日时分。

    落日已经婉约到了极致,却燃烧起了满天的云霞,灿烂、辉煌、然后,一切归于沉寂。

    就像这宋词,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到深处,却无话可说,唯有泪眼相看执手凝噎。

    宋人将那长长短短的句子柔媚到无话可说,无法可想

  • 雨点是夏天的脚步

    雨下起来了。

    先是滴答滴答,后来是滴滴答答,再后来,就分不清雨点的滴答声。

    就像人的脚步,先是一个人行走,脚步清晰可辨;后来是几个人行走,还可以分辨出行走的节奏;再后来,所有的人都行走起来了,脚步急了,节奏乱了,响成了一片。

    一位老人,拖一把藤椅,坐在长长的廊檐下,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