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峰古镇

    文/曹英之

    初到南峰,相比于其他滨湖小镇,觉得没有什么两样。水阔天高的湖面,金色粼粼的波光,在夕阳的辉映下,蓝天白云,水天一色;远处,一叶扁舟轻泛于上,鸥鹭纷飞,渔舟唱晚。湖面平静如镜,湖光山色,诗意如画。但对于常年生活在她身边的人,如此美景,早已见惯不惊,觉得她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 别离

    文/曹英之

    当绿叶离开枯萎的花瓣

    当时光的河流

    远离思念的堤岸

    我在岁月的深处

    将一个名字轻轻呼唤

    恍然如梦

    那花香一样爱恋的目光

    一声鹅黄色的叹息

    横亘千年

    穿越了时空

    我挚爱的人啊

    当我生命

    最后的时刻到来时

    让我看看你

    让我

  • 风暴袭来的那一年,我十五岁,是初中三年级学生,正是编织梦幻与热血沸腾的年龄。我所在的学校当时人心很浮动,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举动,因为除了几位青年教师慷慨激昂外,便是一大群不明事理的孩子,所以运动的呼声离我们相当遥远。

    然而我在当时却受到强烈的吸引,这也许是我过于关注政治的原因;记得小时候,就喜欢

  • 致年轻的冤魂

    注明:1945年5月,侵华日军华北派遣军第10军第59师团第111大队第2 中队在山东省“秀岭作战”中,因没有肉食,中队长伊藤少尉,夏本军曹竟从当地村民中拉出一位十七八岁的中国少女,残忍地将她杀害,并且惨无人道地将她做成“菜”吃掉……我1998年8月在吉林省图书馆看到这篇报道,当时

  • 我无需承诺

    因为杨柳枯了

    不会再青

    白云走了

    不会再来

    生活中的定局

    也无力更改

    尽管梦中

    漂浮着你的清丽

    但我决不会

    拾起那

    飘零的花蕾

    去苦苦追问

    无言的结局

    1995.11.9.

  • 当现实与理想分离

    内心的固守苍白无力

    你是否依然记得

    那昨日的歌唱

    是那样的热情奔放

    前进的道路上

    洒满了金色的阳光

    美丽与青春作伴

    就在当年出发的地方

    当美丽的容颜

    不再神伤

    迷离的眼神

    不再惆怅

    远方的人啊

    你是否依然

    在风雨之中

  • 昨夜看《红楼》

    一曲《枉凝眉》

    更兼窗外梧桐雨

    点点滴滴

    睡不稳纱窗

    风雨满画楼

    一曲《葬花吟》

    秋雨庭院深深

    想不到香消玉殒

    一语成谶

    辗转无语到天明

    2013.12.20.

    晓旭是位诗人,有空去看看她的诗作。

  • 在我的记忆中,梦幻已离我远去,现实也在晨雾中逐渐呈现依稀的轮廓。我曾经在梦幻与现实的交界处徘徊过,但现实是无法拒绝的。这一点我可以肯定。这正如童年的我有两个故乡一样,尽管她们一个山青,另一个水秀,但故乡并非处于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也许,当我经过长长的漂泊之后,回故乡成了一种敷衍。

    也曾经做过许多梦

  • 我的祖先来自遥远的周原,

    那是一片茫茫的草原,

    在北国的苍穹下,

    风吹草长,骏马奔腾。

    英雄的儿女,

    手持长戈,腰挎利剑,

    唱出了僄悍的秦风,

    那僄悍的背后,

    却有着水性的温柔,

    你看,千年以后

    那所谓伊人,

    仍在渭水河畔,默默守望,

    等待她的情郎。{

  • 一个人的寂寞

    文/曹英之

    我性格好静,喜欢一个人独处。小时候,一本好看的小人书或是一件喜欢的玩具,就可以让我安安静静、不吵不闹。外祖母开玩笑说,我和妹妹的性格搞反了,女孩子泼辣,男孩到还文静。我在很小的时候被抱到外祖母家,家里没有孩子,所以总是一个人玩。印象深刻的也总是一个人的情景。一个人在

  • 上一页 12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