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学校图书馆借了一本书,书名《纳兰容若》。

    曾经跟朋友谈起过,说来,古时候人的名字还真是多。纳兰成德、纳兰性德、纳兰容若、冬郎--指的均是他--清代第一词人。

    读过一些词,南后主李煜的,李清照的,才男才女、风流佳人。却没有一个人给我的感触如同纳兰词的震撼。他与作为宦官世家后人的妻子的感情也使

  • 璞玉之东是我家乡

    三月 我回头看看 家乡的花

    开了没有

    面朝西

    那里有我的梦想

    打马而过的青春

    以梦为马的豪情

    我只是想看看 他们还在不在

    或者 还剩下多少

    曾经执意向前行走 不会为任何人 、事 选择回头

    曾经 不撞南墙不回头

    这样好不好

    说当下

  •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南唐.李煜《乌夜啼》

    三月的时候,朋友问我以后的打算。我把原话重复给阿凡,阿凡笑我伤春悲秋,说自然是要活在当下。

    说完大笑,笑的不明所以。

    和阿凡认识一年,感情很好,很少对对方隐瞒自己的事情。合租在城郊的小楼里,时常深夜一起攀谈。攀谈些焦虑或者是困扰。{p

  • 路金波说,未来的文学市场,只有四种可能流行:一种是卖文字的,韩寒、安妮宝贝或者郭敬明,他们的文字特别好,写什么都能卖;一种卖故事,就是所谓‘类型文学’,青春文学、穿越文、官场小说,与作者无关,可以复制;一种是卖经验,像小宝、石康、慕容雪村,他们老了,活出些道理来,卖卖经验;还有一种是卖时髦,比如帕慕

  • 时间变迁过程中看过很多书,记得很多事。

    郭敬明写过有这么一句,我是一个在寂寞的时候就会仰望天空的小孩。

    当时和朋友说,自从看到这句话我就改掉这个习惯。

    现在想,也觉得心生奇怪。当时年幼,约莫十二三岁的年纪,竟然会有这样处世的头脑。

    关于天空,那边呈淀许多我对未来的杜撰,对现在当下的遐

  • 认识一个女子,名清欢。

    清欢并不与我熟识。至此时,我依旧觉得我们的交集,莫过于两支一点交叉的端点线。

    清欢说:“我亦好歌亦好酒,唱与佳人饮与友。歌宜关西铜绰饭,酒当直进十八斗。”清欢笔下划痕极轻,但是美好。犹如蝴蝶轻翩。

    一直挂心于她。

    如此美好的女子在十一月天时的憔苍,而清欢那句,

  • 今年二月休学假去了港岛。

    本该是一人独行,背上自己十六岁生日礼物。繁琐沉重的签证后,母亲说与我一同去。

    母亲苍白脸色,萦萦语语对我说生活的压抑。

    平日功课忙,只有休假回家看看,随便搭扯上几句话,并未互相言表自己的喜怒哀惧。似乎从父亲离开后,这样的相处模式持续至如今。十六岁离家,一个人生活

  • 十几岁时喜欢一个人,走在操场,犹如神明。

    面容素净,瘦高个,剪着一头凌厉的短发,鬓角那块儿头发薄凉的扫过耳际,从我面前跑过去。

    短短刹那,感觉轻质翠绿的杨树般,立在雪天无人踏足的深谷。

    时常垂怜自己的种种。当时还很小,不太懂的,只是微微的存在好感。

    我向往的,就是可以如同他那般,给人

  • 2013.3.19.星期二

    仅仅是找地方来说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算作日记发送出,进入互联网络,跟更多的人分享或者是倾泻感情。

    喜欢的作家说,年少时误把倾诉的欲望当作文学式的哲思,现在想来可笑,但依旧觉得满足,“噗嗤”笑出声来默许当初的单纯稚嫩。

    当然这是我的总结,那本书回归到学校的图书馆,

  • 现在养成习惯,每天都会到散文网逛逛。

    或是怀念过去,或是憧憬未来。大多数时候还是在感伤过去的事情。对于我来说,觉得生活事事不顺。至今执意觉得并不是自己太悲观,或是别人常常谈论的不知足。

    其实还算是孩子,十几岁的年纪,每天上学、签到。生活中大部分事情都围绕这几件事。

    抱怨抱怨课多,起的太迟

  • 上一页 12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