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这样一条恋爱定律,大致说的是如果你在纠结一个人男人值不值得你深入交往,就和他去一次饭店,看他在对待服务员的态度上你自会有答案。

    暂且不去评论这种观点是否太过绝对,但我认为就单从对待服务员的态度上,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质修养问题。

    对待服务员,我们中国人没有给小费的习惯,但至少也要有互相的尊

  • “打在你身上,疼在我心里”——对于这句话我们应该都不会觉着陌生,可能是我们记忆里小时候不听父母话挨打时,妈妈口中的念叨;也可能是已为人父母的我们,在自己孩子淘气时,忍不住出手后说出的后悔。

    相似的场景,在不同的亲子关系里’传承’。相似的情绪,在不同的生活场景里蔓延。大多时候我们的上火,我们的生气

  •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不论是无病呻吟时的故作深沉,又或是身处消沉迷茫时的寻求解脱,大抵我们都曾对自己提问过这样一个虚幻而又无解的问题。而在这个问题思考的当下,我们普遍又都是不快乐的。因为,深刻或许会接近真理,但却不容易让人快乐。

    如果我们感恩于眼前的生活,能安然享受于当下的心境,用心地去体味生

  • 一个月,总有那么几天。

    曾经的我,过得很粗犷,没有小女生的娇弱,不疼不累,跟正常情况相差无几。也没有小女生的细致,饮食上也是随意,有时冰,有时辣。

    我一直形容自己是野草,什么环境下都可以长得很好。没什么娇贵也不用怎么受累,就这么一直茁壮成长就好。

    “身体听话,内心强大”----是我的座右

  • 偶然经过一个叫做地球的地方,

    逗留了几十年。

    在那里,我爱过,恨过,

    苦过,乐过,哭过,狂过,

    迷过,悔过。现在,一切都将过去,

    因为在此地的旅行就要结束了。

    下一站将会是哪里?我紧了紧背包,

    发现忘了带午餐肉罐头。

    七十三岁的地球旅行家在被医生告知他的生命将只剩下最

  • 前几天看到一则消息,是关于一对情侣之间分手的新闻。分手理由是男孩没有给女孩朋友圈里最新发布的一条状态点赞。

    这是一场由「点赞」引发的分手风波。乍一看可能会觉着不可思议,大家会 ’归咎’ 于小女孩的年轻,胡闹的任性期。不过细细想来,大抵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曾有过“斟词酌句编排的状态,只为引起一人注意”

  • 都说个人的兴趣爱好,是不可以跟工作相混淆。以前的我也是这么坚持认为,但后来换工作,觉着自己除了这一点点自认为的写作能耐外,已别无长处。

    终究我还是把兴趣当成了工作。然后在工作中开始质疑的自己的兴趣。倒不是厌倦了写作,只是已不太容易找到从前那种随心而写的心境。

    任何事,一旦掺杂了功利,就会变得

  • 杭城连续的高温,听说在周末终于会消停一些。这是一个跟13年暑假有的一拼的炎热夏天。

    毕业的第五年,今年却是我第一次体验没有暑假的夏天。感觉倒没什么糟糕,上班上着上着也就过了。上下班骑车一路后虽总是一身的汗,但也不至于让我跟这天气生气。

    其实还是所谓知足就是幸福吧,学会对生活感恩。现在的我们有

  • 树上的知了,协奏着盛夏夜幕的序曲。夜空中的繁星,打照着院落里孩童稚嫩的笑脸。不远处是一台古旧笨重的电风扇,摇头晃脑的跟孩子们一起,认真地听着正襟危坐的老人们讲过去的故事...

    那时候的夜空,没有城市的灯光污染,天黑的纯粹,星星也亮的清透;那时候的夜晚,家里没有空调,每当夜幕降临,院子里就渐次欢快

  • 七个“粉丝”的公众号,不影响我的写作记录。

    在乎的朋友,即使我在推文里没有设置过引导关注,即使我在分享文章到朋友圈后没求关注,也会依然点击标题下方蓝色的小字样,主动将我关注。

    这样的关注,这样的朋友,其实哪怕只有一个,也会让我动容。我的高中同桌,在我分享第一篇文章到朋友圈,第一时间就关注了我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