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飞翔

    七月,热情似火;七月,激情飞扬;七月,幸运的我搭上爱飞翔的班机和一百多名乡村教师一起飞赴上海完成了一次终生难忘的体验之旅。

    十三天的学习培训,我一直紧张、忙碌而又充满着感动。看曹鹏大师演出我感动,听骆新讲城市的发展感动,听叶开讲梦想的力量我感动,受到好心的上海市民的热情周到的接待我

  • 汉源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的婚礼也都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其中以彝族的婚礼最具代表性。

    传统的彝族婚礼遵从以下习俗:1,同族内婚,即彝族不得与其他民族结婚;2,等级内婚,即彝族内部黑彝不得与白彝结婚;3家支外婚,即同姓不通婚;4,姑舅表优先婚,即姑母的女儿必须优先嫁给舅舅的儿子,只有舅舅的

  • 这里我要说的汉源现代婚礼是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现在我所经历的和正在经历的婚礼模式。要说我童年的记忆里有什么事情能让我记忆深刻,甚至影响我一生,那就是我家里幺爸的婚礼。幺爸到了该结婚的年纪了,家里七大姑,八大爷四处帮忙张罗寻找合适的姑娘,物色好人家后,我们男方家马上央请媒人上门提亲,经媒人三寸不烂之舌

  • 在汉源传统的中式婚礼上,经常能看到龙和凤凰的图案,这是因为在中国,龙和凤凰都是吉祥的象征,代表高贵、华丽、祥瑞,以及夫妻和谐美满的关系。这个传统来自古代神话传说,据说虞舜时天下大治,乐官夔谱成了《九招》之曲呈献,虞舜演奏过程中金龙彩凤同时现身,一派祥和之气。《诗经·文王之什》中也有龙氏族王季娶凤氏族

  • 婚礼,婚之典礼也。乃礼之大礼,古人云:人伦之礼,先讲男女有别,然后才能夫妇有义,在夫妇有义的关系上确立父子有亲,直至升华到君臣有礼。故此,婚礼乃人伦之礼。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集大成于礼乐开国的西周,发扬于君子礼仪风范的春秋战国时期,稳定于华夏诸侯,最

  • 我又开始想我的故乡了。电视里一个又一个回家过年的节目不停地上演,窗外喜庆的烟火一簇又一簇轮番地怒放,我又习惯性地陷入对故乡的切切思念之中了。

    我的故乡,于我是整个童年和少年的全部记忆,它太重,太厚,太宽,我背负着她在人生的旅途中磕磕碰碰,却一刻也没能放下对她的牵挂;我无数次的提笔想写写与她的情缘

  • 凡是到过月儿山的人都忘不了月儿山,凡是在月儿山生活过的人都对月儿山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

    月儿山位于四川省汉源县片马彝族乡境内,沿西街河边上一条弯弯曲曲的公路一直向大山深处前行约25公里处,有一高耸入云的大山横贯面前,山顶微微隆起如新月倒扣人间,,山间雾气腾腾,山脚溪流淙淙,恍惚间如同到了金庸笔下

  • 我爱月儿,尤其是这清朗的山月儿。

    山里的夜晚是凉如秋水的 ,山月儿便如秋水中灵动的镜片儿,空寂而悠远,只是时而阴缺,时而盈满,偶尔夹着淡淡的忧伤。

    我喜欢倚着窗台看山月儿,捧一杯淡淡的绿茶,看月儿在云中悠然穿行,耳畔是晚风轻拂树梢的沙沙声响 ,身旁是宁静祥和彝家山寨,那份超然是洒脱真有说不出

  •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前世一千次的对望才换来今生的白头到老。

    我庆幸,我没有与你擦肩而过,当我站在你历经千年依然伟岸挺拔的身影前时,我震惊了,这一切竟如此的似曾相识又恍若隔世。你枝繁叶茂的景象,你千疮百孔的沧桑,多少回出现在我的梦里,梦里依稀啊!而今夕何夕,你竟站在这里,在

  • 记得著名作家刘墉在他的《一生能有多少爱》里说过这么一句话:女儿是父亲的前世情人”。因为前世无缘,才追随到今生,更因为生命存在,血缘存在,这份父女之间的爱才显得愈发的永恒而坚固。而我,则是父亲不离不弃的影子,父亲把他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走路的姿势,思考问题的方式,对待工作的严谨态度连同他一生为师从教

  • 上一页 12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