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同丈夫、儿子回老家探亲,家乡的变化让我深深的感受到党的富民政策给人们带来的实惠。一排排农家小院宽敞而整齐,一扇扇院门显得非常气派。当年有诗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今,普通的农家几乎家家都有很大很好看的“朱门”。跨进院子但见青砖碧瓦修造的房间透露出现代化的气息,让我几乎不敢相信这就是我

  • 夜深人静的时候,脑海里总是晃动着父亲和母亲的影子,那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暗痛,时不时侵袭着我年轻的心。

    父亲老了,那满头的银发和白花花的胡茬无言的向我诉说着年轮的无情。

    母亲老了,那残缺的牙齿和菊花般盛开的皱纹轻轻的告诉我这个不变的现实。

    我为父母的苍老而难过,更为父母的日渐憔悴而心碎。面对

  • 家,是人生旅途中最温暖的港湾。我爱我家,并不是因为那儿有我深爱着的丈夫、儿子,更是因为一股浓浓的亲情一直萦绕在我心头。

    二十四岁那年,我结婚了。爱人是位憨厚朴实的青年教师。记得那是一个连空气中也夹杂着百花香的日子,我们相识了。当时的他穿着一件灰白色的上衣,蓝色的裤子和一双半新不旧的布鞋,整个人看

  • 儿子的个儿又长了,站在阳台上,打量着在楼下飞上窜下玩的不亦悦乎的儿子我的心又一次被深深的陶醉了。

    儿子叫豆豆,今年十二岁了,上小学六年级,小小的眼、胖乎乎的脸,长的非常可爱。

    记得,小时候的他特爱哭,婆婆说那是因为动不动抱着把他给惯下的。说来也是,自己的孩子自己怎么看怎么爱,老是想抱,抱着抱

  • 我的家乡在皇城,是个牧区,那儿的人们着重以放牧为生。家家户户只有一方小的不能再小的洋芋地种洋芋,对洋芋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记得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家中的经济状况非常差——全家六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不上百元的工资支撑。所以,洋芋成了家里每顿饭必不可少的菜肴。为了让我们家的洋芋长的更大更好些,在食堂工

  • 皎洁的月,映衬出静静的夜。亲爱的大姐,此时此刻小妹真的好想您!清明节到了,看着忙碌着为各自的亲人上坟的人们,小妹何尝不想为您添一把新土,烧几张纸钱!可是异地他乡,您的坟莹在哪里?小妹的心里流的岂只是泪水,那分明是殷红的血啊!

    亲爱的姐姐,您知道吗?自您走后,父亲和母亲一下子衰老了许多。特别是母亲

  • 遮阳山,地处漳县大草滩乡新联社村境内,距县城西南方向三十公里左右。早在宋、明两代就以其旖旎的自然风光闻名陇原大地,吸引着各地文人墨客,仙家道士们前来游览,观光。

    这里的山多石少土,石呈苍黑色,雄伟壮观。石缝中的苍松翠柏傲然挺立;满山遍野山花烂漫,绿色葱茏。万物复苏,柳枝吐新芽的季节,山上林草丰茂

  • 小时候,家里特别困难,全家六口人的生活全凭在食堂工作的父亲那份微薄的工资支撑。那时大姐还生着病,药始终没断过。也许是生活的压力太大,炊事员的工作过于辛苦吧,父亲脾气很暴躁,动不动就发火。

    记忆中每天早上,父亲总是六点钟就准时起床了,因为他早上还要给单位职工准备早餐。他工作的单位离家不远,步行也就

  • 母亲老了,两鬓斑白的银发、额头纵横的皱纹无言的记录了她饱经沧桑的人生历程。

    母亲是从凄风苦雨的旧社会走过来的,受尽了饥饿与欺凌。记得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家中的经济状况非常差——全家六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不上百元的工资支撑。那几年,大姐又不幸得了重病,我和哥哥都在上学,父亲微薄的工资连姐姐的医药费都付

  •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朋友家里见到一张1998年11月18日版的《今晚报》,上面有一篇名叫《四君排座次》的小品文,读后感触颇深,现将原文抄录如下,与君共赏:

    一日,权、钱、酒、色聚到一起,戏说起排座次之事。权当仁不让地坐在头把交椅上,口中念念有词:

    “说一不二我为先,发号施令众人前,谁敢惹我脾气

  • 上一页 第一页 67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