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枯枝送落叶

    迎来晶莹雪

    借问卿可好

    却道西风烈

    玉树开琼花

    疑似百花节

    百花有归期

  • 隔一帘红尘,一桌,一椅,一台电脑,一杯清茶,这就是我生命的全部。没有世事的干扰,宁静地独处一隅,是一种美妙,是一种自由,是一种超然。

    清晨,喜鹊把我从梦中惊醒,我踏着朝露,伴着孩子们上学的笑声,从从容容去上班,下午,沐浴着夕阳,伴着昏鸦的啼鸣,轻轻松松的下班。晚

  • 隔帘红尘滚滚

    室内散文销魂

    幽思随神驰

    雅韵品评古今

    乐哉

    乐哉

    陋室四季如春

  • 我曾在虎门大桥上徜徉,感受过它的激烈和悲壮,也曾从南京长江大桥上经过,领略过它的巍峨和坚强,也曾从杭州湾大桥上奔走,观赏过它的现代和宽广。但在我的记忆深处,让我念念不忘的却是故乡的一座小桥——情人桥。

    这是一座很狭窄的木质小桥,细脚伶仃的担在村北的小河上,桥对面

  • 秋种相思初长成

    冰清玉洁芳华浓

    不畏寒风舞霓裳

    扬扬洒洒展姿容

    谢女应悔诗才短

    墨客那能品其行

  • 在我的记忆里,还能记起故乡的后山上的松树,柏树,橡树的影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座座苍翠的大山都渐渐地露出了黑黝黝脊梁,山间里叮叮咚咚的小溪也无影无踪,被水冲得湿湿滑滑的石磐不见了,只剩下满沟的石头和於泥。我真担心美丽的大山肯定会死去,在大山下居住的乡亲们肯定会被大山所惩罚。

  • 层林尽染秋叶黄

    满朝贵胄上庙堂

    惶惶大论惊寰宇

    九州处处献新章

    都言盛世无饥馁

    谁怜苍生耕织忙

  • 离愁别恨是宋词的格调,其实也中国词文化的基本格调。尽管开一代词风的苏辛,把豪放词推到了一个高潮,但是中国词风并没有因此改变方向,大多数的词家仍然在离愁别恨里苦苦挣扎,一直到今天,也没有实质的改变。因此欧洲的学者说,中国古代的文人透着一种颓废的情绪。但我却不这样认为,我感觉这是中国几年文化熏染的结

  • 老五子,是一人名,姓赵名刚,因他排行老五,所以邻里都亲切的叫他老五子,他就在我家前面住着,年龄和我又相仿,所以算是光屁股的朋友。

    那年,我们村和邻村因土地纠纷在田间地头闹起事来了,老五子听说后,二话没说拿了一把尖刀,给对方闹得最凶的,照屁股就是两刀,然后扬长而去

  • 上一页 1234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