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最近在练习毛笔字,尽管小时候写过,但直到两个月前,我都没有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写的字和小时候几乎无差别,写的很难看。

    最近不知道哪里来的兴致,开始练习毛笔字来,在最初的几天,依然是老样子,但忽然之间,就似灵感来临一样,一下子变换了写字风格,看上去明显比以前好了很多,进步了很多,和自己之前相比,忽

  • 轻轻的

    秋天来了

    从那清晨的一缕清风

    从那飘落的一片柳叶

    从那偶见的长袖

    我知道

    秋 悄悄地来了

    来的不急不缓

    来的若隐若现

    大地隐去了蝉声

    天空退去了雾霾

    秋的开篇

    便以静怡、阔达开场

    如此器宇不凡

    秋是优雅的

    她用手中的画笔

    将一片

  • 从箭扣回来已经整整一星期的时间了,箭扣的影子一直萦绕在脑海里,其险峻、峭拔自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让我有些惆怅和纠结的是,我对那一段长城几乎是一无所知,除了印记中是明朝修筑的,其实,我是多想,除了与这帮好友游览长城之外,还能与那些规划、建设以及守卫、甚至后来来此段长城游览的名人骚客、在或我们这样

  • 直到今天,我并没有遇到我倾心的酒,尽管尝试了很多酒,但我还是没有找到我最喜欢的那一种,酒的品牌或系列换来换去,有些遗憾和不甘。所以每次去超市的时候,都要逛逛酒柜,碰到酒庄也要进去转转。特别贵的自然买不起,但遇到价格合理的以及自己没有喝过的,也要努力买下一瓶,以期这种酒就是自己中意的那种,也好让日后少

  • 或许因为父亲是军人的缘故,我对边塞总有一些特殊的情感,很小的记忆力,就对长城、居庸关、玉门关、嘉峪关.......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另外各种边塞诗文更赋予了大漠边关的精神支柱。

    先摘录一首: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 读《中国的历史》至宋朝陆游处,观后,想写一段缘分。

    在开始一段缘分之前,要先苏东坡,他的爱情故事很多人都很熟悉,略过此段,写写东坡先生的终老,临终之时,他的好友(好像是个憎人)问他有什么话要对他儿子说,东坡笑笑,无言......

    我觉得他是大智之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的方式,不能以父亲的姿

  • 不经意的来到苏州,也在不经意之间发现苏州如此之美,也在不经意之间发现苏州的文化渊源如此深厚.......

    不经意的来到古镇,也在不经意之间发现丝绸如此之美,也在不经意之间发现什么是小桥流水、小家碧玉、巧夺天工......

    来过苏州,让自己深刻感受到自己如此没有文化,对历史人文知之甚少,眼中除

  • 买了一套历史书,写的很对我的味,时常想写点东西,但总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错过了,不知不觉就读到了唐朝,读到了李世民,读到了徐懋功,其实不用熟读历史的人也能列举一些唐朝的英雄谱,至于贞观之治就一定是耳熟能详了。可以说,唐朝的开篇气象很大,也算恢弘,我翻卷诗篇,偶尔在想何以至此呢?

    我曾和别人探讨过血

  • 很难将陶渊明与竖子称雄联系到一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及“《桃花源记》”出自陶渊明,这大家不会陌生,而“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出自阮籍,这个自然也是响当当的人物。阮籍魏朝,陶渊明东晋。

    一首《桃花源记》描述的可以说是绝对的理想国,至少今天读起来,也让人觉得向往。

    “既出,得其船,便扶

  • 一年一度的贺岁档又开启了,且不论电影质量如何,但说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就足以让人应接不暇,再烂的电影,只要说的人多了也会让大家进入电影院。或许这些电影人也沾染了娱乐圈(本身也许就是娱乐圈)的毛病,有人议论就好,哪管议论的好坏,只要能进入电影,赚钱就好了,这招可以说百试不爽,电影圈内的“芙蓉姐姐”“木子

  • 上一页 1234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