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看一场皮影戏,

    我拽着老叔的衣襟,

    顶着繁星踏着月光;

    倘过溪流,

    传越村庄,

    锣鼓点尚未敲响。

  • 城市的喧嚣,

    掺杂了许多无奈和煽情。

    求职者急促的脚步,

    收废品者近似乞讨的吆呵声;

    推销商大分贝的扬声器,

    居民们家长里短的

  • 鼓点荡激情,

    剌叭放飞歌。

    一群俊男靓女,

    扭起了东北大秧歌。

    外甥接来舅妈,

    侄儿请来姑婆。

  • 麦芽无语,

    默默的想着白絮。

    柳丝无声,

    痴痴的梦着重萌。

    在广阔无际的原野里,

  • 位枕潼关,绿影映峦,卧虎潜龙,建秦皇墓寝。陵丘腹部,江湖注银,拟树珊虫,玉椁金棺,萤灯幌壁,大帝依然坐九重。

    皇陵卫,那边兵聚处,策马扬旌,出征号角声声,灭弱国,挥兵伐六雄。叹荆轲赴义,悲歌易水;屈原恸楚,殉国投洪。筑万长城,焚千部简,意在传承万世宏。亥儿暴,涉

  • 建业秦淮夜宴频,权臣意瞩李香君。风尘尚晓亡家恨,贵胄不思报国恩。

    敬仰东林无媚骨,红颜欲嫁守诚人。秦楼碧血桃花扇。寺院青灯素卉屏。

  • 拜祭阳关,放眼千里,旱海涌澜。见一行骆队,西移慢缓。秃鹰数点,翱翅盘旋。瞬变风云,天浑地旋,恰似恶魔咒世翻。风沙静,看茫茫砾海,旧貌依然。

    文人赋颂边关。论妙句,王维最壮观。昔苏卿赴汉,长鞠痛泣。飞将戍陇,露宿风餐。藏奘西游,碾转数国,获得真经数载还,苍桑叹,旧

  • 小的时候,我从父亲的书箱里找到一本《儒林外史》。暑假闲来无事,躺在天井中的藤椅里,翻开榧页,漫不经心的读起来。书中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中王冕所看到的雨后塘荷的情景,使我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中是这样描写的:“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镶著白云,渐渐散去,透出

  • 我小时候,是个顽皮好动的孩子。无论是丛里寻蝉、溪中网虾,还是瓜园窃果、池塘戏水,都为我的童年编织出五彩缤纷儿事,留下了不可抹灭的记忆。

    在我家村东南,有几座废弃的砖窑,因为多年不曾点火烧砖,无人管顾。这里杂草丛生,灌木茂密,

  • 在我老家那噶瘩,有个风俗习惯,就是有钱的庄户人家不论是儿子结婚,媳妇生孩子,还是老人过寿,都要请来戏班子,唱上几天大戏,以示庆祝。在唱戏的日子里,妈家接闺女,侄儿接姑母,外甥接姨娘,女婿接岳嫫,都来家里住着看戏。四村八庄的老百姓也像赶集一样,三五成群的前来助威。小的时候,母亲给我们唱的儿歌“锔大

  • 上一页 第一页 678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