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知;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为文如其为人。

    ——苏轼《答张文潜书》

    文如其人,今泛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风格如同作者的政治态度、人格或风格-样。

  • 很多人被问起儿时喜爱过的昆虫,大多会记起并选择蜻蜓、蝴蝶及至蚱蜢、蟋蟀等,很少会有人相中蚯蚓。

    我也只知道蚯蚓偶尔会爬出洞穴之外,那是一场雷雨过后。它或许也有好奇心,想探明这一切是怎么回事?教科书上说,蚯蚓习惯于耕耘、翻土,冬眠醒来,

  • 围墙

    围墙,现在的我们已司空见惯:有钢筋混凝土的、有砖石的、有水泥花格的、有钢管栅栏的、有瓷砖贴面的……这些五花八门、高大坚固的围墙,至今仍主宰着、占据着我国绝大部份城市有限的空间。

  • 某生物课,老师讲《昆虫》,讲到蜻蜒时,对一没有认真听讲的

  • 写作者终日面对的,是一个纸做的世界,一个文字的世界。——虽然,并非是一个职业写家,甚至业余写家也不是。写作,仅仅只是一种偶尔为之的业余爱好。

    从喧嚣的人群中逃离,避开日常的烦恼和生命的无奈,从此远去。船最终停靠的,只能是自己的世

  • 舜、禹均为载入千古史册而为古今公认的圣明君主,尤以司马迁之《史记》对两位推崇备至几至誉为完人。然则功一回事,过一回事,惯于鸡蛋里面挑石头的我,实在不敢苟同。

    舜之圣明,司马迁不惜浓墨重彩而渲染其最大的美德,是能

  • 家里飞来一对燕子-----一对紫裳的燕子。

    对于城市居民来说,这的确是件意外的惊喜。

    母亲放下手里的活计,一边仰头

    望它们飞进飞去,一边笑着说:“是那只受伤的燕子飞

  • 读书一直有个弊端:兴之所至则好信笔涂鸦,于是感慨一来,书眉书根胡批乱语,浅识陋见充斥其间,甚至字里行间亦见缝插针,密密麻麻竟致原文莫可辨认。一本洁净的书读完,常常书籍也被弄得面目全非了。

    好藏书的读书人,多爱惜书籍,虽不至于如司马光“藏书万

  • 闲话赏画

    梅、松、竹并称“岁寒之友”,古今以之为画为文,多喻意象征孤傲、坚贞的人格和高雅、脫俗的情趣之类,几成公式!

    以绘画论,其毕竟为视觉艺术,因此,对于尤其是古今文人好以梅、松、竹乃至荷

  • 仿效古今文人之风,也附庸风雅、煞有介事地将书房命名曰:泊心斋。

    “处市场经济大潮冲涮,心境多有浮躁致困惑茫然,心无所托。若置身书房,……是得远离尘嚣是非,身心得以恬淡休闲,则精神愉悦轻松,心情明净豁亮,思想丰盈开

  • 上一页 12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