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逛帖的时候看到,有人说,跌倒了听苏打绿和五月天的歌,青峰会温柔的扶你起来,阿信会坚定地推你一把。

    比起热血的勉励,我私下最接受的还是深情款款的诉说和抚慰。

    我竟然,没有在第一时间赶去电影院看《小时代》——这是2013年的暑假里发生的最离奇事件之一,因为肯定不止一个。在双语奇葩园的时候,我和Z

  • 我对这一切念念不忘,所以“从戎”过后,依旧执笔。

    那个丢失的笔记本对我来说是个遗憾,里面记载了太多,但它是个不怎么让我遗憾的遗憾,因为发生在我身边的一切都有绝对的实力拍成纪录片冲击好莱坞。

    想起来觉得可笑,我一次又一次地对自己说我不写了我停笔了,也一次又一次的握着笔昏天黑地,日月无光,我想我

  • 我陪老妈看了《老男孩》。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把彼此的思维拉得近一些,虽然我看过了。

    看到最后最感人的地方,我扭头看了一眼老妈,屏幕的荧光照得她的眼睛闪闪发亮,我觉得我隐约看到了泪花,不确定是不是真的。影片最后有一句既平淡又平庸的的话:

    梦想这东西和经典一样,是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褪色的。

    我读

  • NO·1

    看着ZZ的脸,让我的心紧紧地皱在了一团,我知道她相当悲痛。

    高考之前会有模拟考试,一模,二模,三模,然后高考。我们也有模拟,就是第三学月。ZZ上次半期考试败北,这一次持续败北,我知道在我每日的调侃与打击下她的心理素质相当不错,对于这次的打击她需要缓一缓。

    对我来说,只不过是期末

  • NO·1

    我又有力气拿起笔了。

    一看郭敬明的文字我就又有力气了。

    那如果哪天郭敬明这个人从世界上消失了,我是不是就再也没有力量握着笔满脸认真了?

    NO· 2

    我没写周记。瑛姐说,敷衍她的文字就干脆不要写也不要交,我不知道该写什么,也不想写些没营养的东西敷衍她,所以我没写。

  • 再次把手搁到键盘上的感觉很陌生。

    前几次写了又写,终是没写完。手稿多得吓人,但也懒得敲键盘。

    每年的中考高考,让我感觉,像是在那一天打开了贫民窟的大门,所有的人一同涌现一条街,向着为数不多的施舍者讨要东西“再给点啊,我后半辈子就靠您了.......”

    老班告诉我们,社会上的很多人都在抨击

  • NO·1

    追听那么多人的歌,发现最喜欢的还是V的。

    忘了哪阵子,大概在五六年级的时候,班上女生追星挺活跃,大部分都追泡菜国去了。深深地记得一个朋友爱super junior爱到如痴如醉,整天OPPA OPPA的春风满面,那时候貌似许嵩只在网络上有些知名度。在听了玫瑰花的葬礼之后我就翻出了他所

  • 我是个奇怪的人,从晚上九点开始我不是越来越疲倦而是越来越清醒。我想我要是在英国就好了。

    书上说:“在黑夜中坚持苏醒的人代表着人类灵魂最后的坚守。”我并没有那么伟大。并且我知道初中生是没有资格去坚守什么的,那不属于我们的职责范围。我们生存的全部意义就是那一次决定人生方向的高考,而高考的全部意义就在

  • <1>

    看《浮士德》突然想起但丁的《神曲》。

    浮士德在跟墨菲斯托签订契约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如果天使不来救自己的灵魂,会不会像《神曲》中所描述的一样:

    “通过我,进入痛苦之城,

    通过我,进入永世凄苦之深坑,

    通过我,进入万劫不复之人群。”

    在被现实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

  • NO·1

    昨天晚自习的时候,清昱同学递给我一本书,《单人床上的忏悔》。

    我看到它的时候像看到我失散多年的儿子——把它借出去几个春秋后居然回来了。一翻开里面全是作者叶先生的写真,文字配图片。这年头有点儿名气的作家都喜欢抛照片,那让我这样没名气长相又不够尖锐抢眼的文字者情何以堪?

    坐在我旁边

  • 上一页 12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