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姨母走了。是在前年做事时,摔了一跤骨折后,经历了近两年病痛的煎熬,姨母以顽强的毅力和病魔抗争,病情减轻之后,最终还是安详地走了。姨母是我母亲四姊妹里最后一个离开人世的,算是一辈人的终结。前天姨母走的时候,天上正下着雨。俗话说“男走晴,女走阴”,算是吉兆。按照传统的说法,姨母以86岁高龄画上人生的句号

  • 2014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应摇橹老师邀请,我们一群歌友相约来到位于宝塔河附近虹桥国际公寓,进入芳草青青的小区,摇橹老师在家已经泡好绿茶,笑意盈盈地欢迎我们做客。我 是第一次来摇橹老师的家,在10多层的落地阳台上眺望远处,一江秋水浩浩荡荡,滚滚东去;长江铁路大桥宛若一道彩虹横跨江上。一列动车在桥上疾

  • 我喜欢下雨。

    每逢下雨天,我都喜欢持一把雨伞出门,无由地漫步雨中,欣赏着水墨画般的烟雨江南,有时候,不由自主地吟诵几句唐诗宋词。感觉前人写的太绝了。雨点打在枇杷树上,晶莹的雨珠在树叶上闪光,一颗颗枇杷被雨水洗刷得晶莹透亮。我踱到外层的栏杆边,扶栏眺望。放眼望去,整个天空灰蒙蒙的。江对岸笼罩在一片

  • 秋夜,与一群歌友聚集在秋汛猛涨的长江江畔,美妙抒情的歌声回荡在屈子像下,镇江阁旁。那一曲曲情感真挚、发自内心的深情演唱,久久在我心中萦怀。已是零点,还难以入睡。特别是英语老师徐兰华老师饱含深情演绎的《天涯望月》,一曲唱完,余音绕梁,曲韵不绝。在不同的人的视野里,春花秋月,季节轮回,是有着不一样感受的

  •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赏月节日。文人墨客有这样一说:楼上看山,城头看雪,舟中看霞,灯前看月,月下看美人。寄予了中秋赏月的至高意境。

    中秋节的前夕,暮色降临,夜色四合,我沿着长江江畔散步,看一江秋水涨满河床,滨江公园里婆裟多姿的桂花树叶飘拂着浓郁的桂花馨香,正是中秋赏月好时分。

    要说中秋赏

  • 岁月荏苒,转瞬,又到中秋。晚上,徜徉在林荫小道上,一阵阵桂花树的浓郁芬香随风飘来,伴随着校园里的读书声和欢歌笑语声,让人心醉。天上一轮明月,照着绿树成荫的校园,看到学生们下晚自习后雀跃的身影,不由勾起我童年往事的些许回忆。

    记得儿时,和一帮好友喜欢绘画和练习书法。那时候得不到专门的老师指点,全凭

  • 岁月悠忽,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短暂的夏天已经过去,秋去秋又回。在网上收到朋友送上的中秋节祝福,才感觉快乐的夏天渐行渐远。

    经历着季节的轮回,感悟到人生的秋天也会很短暂。想我们每个人,无一不是紧握双拳进入红尘,撒开双手离开尘世。名利于人,实在是身外之物,如何值得用弥足珍贵的生命去换取?如何值得

  • 落花时节又逢君。桂子飘香时节,出差再到汉口,乘动车在汉口火车站下车,从地下出站口走上火车站广场前,一座仿古建筑的现代化车站让我眼前一亮。站在广场上,想起年轻时第一次到汉口的情景,恍如隔世。

    记得第一次到汉口,那是30年前。正和老婆谈恋爱,在一个万家团聚的春节前夕,我带着老婆坐了13个小时的火车。

  • 上海的夏天,不像内陆地区那么闷热。每隔几天,暴风雨像是预约好似的光临上海滩,带走酷热,留下沁凉,特别是晚上,从海上吹过来的风一扫酷热。漫步在幽静的花园小区。抬头可见头顶上深邃的夜空,白云缓缓流动,依稀可见繁星点点。回想童年睡在竹床上数星星的旧事,少了一份傻笑,多了几许苍凉。

    上海的夏天确实美极了

  • 这个夏季,平淡走过。犹如平静的湖面没有涟漪。唯一值得回味地是每天晚上在镇江阁一带夜游长江。屈指算起来,已坚持了半个月。最惬意地是在落日熔金的晚上,来到江边。缓缓划入江中。在江面上看十五的月亮高悬夜空;镇江阁上灯火辉煌。还有矗立在西凌一路路口、新建的一幢30多层的建设银行大厦,耀眼的灯光把江面染成炫丽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