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一个人(人物)看什么

    气象

    什么气象

    气象万千的气象

    **

    如果我有什么多余的东西应分给同类

    我以为那应是:权势与财富

    **

    仓颉如再世,会做何?

    我想他会首先捍卫两个汉字尊严:是、或不。

    **

    我是个富人还是个穷人呢?

    这是个伪问题。这问题经常撼摇

  • 《缙云饼,2012》

    吃了一个缙云饼

    我这个远方旅人的心情好起来了

    我想起了二十年前呼和的焙子

    红柳园的面馕

    四十年前其塔木的戆头

    和更久远的年头的伏龙泉炉果——

    忘恩的人哪

    此刻让我统加赞美一下  !

     

    (注:缙云饼,为浙中一带烤饼,产自缙云)

    -{p

  • 《石屏 ,2015》

    要经过许多山的屏障才能到达石屏

    石屏只是哀牢山脉无数山的一段插曲

    石屏人喜爱自己的古老豆腐

    嫩白,扁平,带浓浓咸味

    吃过石屏的烤豆腐、酸汤、冰稀饭

    才会懂得南国,小城,慢生活

    -

    一个沾着远方征衣茶痕的人走过

    他想写一首赞美石屏的诗

  • *

    *

    《首都,1973》

    -

    夕阳

    低低地临近大地

    心里骤然

    升起黄昏似的雾霭

    惆怅

    和骤然拉断的汽笛

    -

    一千里,一万里

    绵长的岁月般的国土

    (我只是一粒微尘)

    谁知

    再见是何年何日?

    -

    但还是让我离去吧,离去

    给首都{p

  • 《荆柯塔,2001》

     -

    几经曲折民巷

    终于来到

    大英雄出发的地方

    燕水河如今不再,萧萧,呜咽

    秋风吹展着东部的华北平原,和

    西部巍巍太行山脉

    拒马河现今一步可跨

     -

    我们坐在塔边的黄土冈畔

    休息,吸烟

    看脚下的市廛,安谧平凡

    城郊的居民在晒玉

  • -

    ——回首“台湾文艺神话”,四

    -

    -

    (思考文艺的奇妙)

    文艺可以经过某一个载体(比喻为“桥”或“导线”吧),传导通过至远方,触及陌生的精神与灵魂,无远弗届,不再需要面对面,而能跨越时代、年代、空间等距离,做到“你生君未老,她生君尚在”,奇也(关于书籍、录音、音像……栩栩奇迹

  • -

    ——回首“台湾文艺神话”,三

    -

    -

    (从前台湾的书、刊、文章给我印象深刻的——牢不可灭):

    *“李敖千秋评论丛书”、”李敖万岁评论丛书” (是李敖的两套政论及文化书)(千秋万岁都是王朝用词,你敢妄议国事?牢狱伺候——)

    *《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80封信》(李敖著,为李敖

  • -

    ——回首“台湾文艺神话”,二

    -

    -

    (台湾的散文家笔名)有的很优雅,有的富有想象力,如琼瑶(古典味儿)、林清玄(禅味儿)、隐地(隐士逃逸)、孟东篱(采菊东篱),而三毛,则令人想及流浪(于满世界的精神)……

    **

    白先勇的散文我有一段很爱读,他的有一篇叫《游园惊梦》吧(还

  • ——回首“台湾文艺神话”,一

    -

    -

    对人生来说是弯路

    对艺术来说是直路

    对生活来说是难路

    对艺术来说是易路

    **

    (对那些青春停留于七八十年代的人来说)

    ……台海上空一时星光灿烂,星起星落,其后(90年代里)当三毛(天才文字)、邓丽君(无双歌声)香消玉殒,人们才

  • “顶礼,顶礼,顶礼,我可爱的孟加拉土地”(泰戈尔《三亩地》)

    “那生命,那忧伤,那道路,那恋情……”(俄罗斯诗人日古林)

    ——题记

    *

    *

    *

    《祖国,或散步的瞬间》

    -

    走吧,上升到那片明澈的晴空

    我的有翅膀的鸟儿般的浮云

    对着黑色眼睛的湖惊愕——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