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周游列国,这一日师徒一行来到了郑国国都,都城内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孔子和弟子子贡他们走散了,孔子在城里找了一圈没有找到自己的弟子,就一个人站在外城东门的城门口。子贡一行也是在城里到处寻找老师,正慌忙找寻间,这时有个郑国人告诉子贡说:“我在东门口看见一个人,他的额头长得像唐尧(中国上古时

  • 寒食节顾名思义即是禁烟火、吃冷食的日子,一般是定在清明节的前一二天,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唐朝诗人卢象有首题为《寒食》的诗,其中有这么几句:“之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这里所说的就是寒食节的来历“介之推绵山焚身”的故事。一切都还要从春秋战国时代的晋国公子重耳说起。公子重耳的

  • 春秋末期,晋国的大权旁落,政权渐渐被韩、赵、魏、智、范、中行六大家族所把持。后来在相互征战攻伐中,范氏和中行氏也相继被灭,只剩下韩、赵、魏、智四大家族。其中以智氏家族的力量最强大。智氏借口要恢复晋国的霸主地位,要另外三大家族各出一百里的土地和人口。三家大夫都担心失去土地后,自家的实力会下降,都不愿献

  • 商丘开是战国时期的人,家境非常贫苦,有一天他听说晋国有位叫范子华的达人,在晋国很有影响力,可以使人一夜之间飞黄腾达,商丘开为了改变之间穷困的现状,于是投靠到范子华门下做一命门客。范子华家的门客多为豪门子弟,很看不起有老有穷的商丘开,范子华也是用最低级的饭菜招待他,商丘开一点也不在意。有一次,商丘开随

  • 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叫曹商的人,非常善于溜须拍马,阳奉阴违。曾经为宋国君出使到秦国,他去的时候,宋王给了他几辆马车,到了秦国见了秦王以后,曹商更是巧舌如簧,极力地奉承秦王,拍的秦王很爽,秦王又赏赐了他一百辆马车。这下曹商可了不得了,带着一百多辆豪华马车,趾高气扬地回到宋国。他想起当年有个同学叫庄子的,

  • 【一城烟雨】

    雨丝斜斜地划过,满城都是风的诉说,那抖落一地的何止是花瓣,还有流于烟雨中的你的消息。那些日子,被你温润后终究遗落,消失于午后的那道暖暖的春光中。青春划过彼此的眉梢,摇一泓微澜向眼波深处荡开。柳絮化为漫天的愁绪,飘进了我的思念。

    花静静地芬芳,芬芳了娴静的时光;心慢慢的等待,等待

  • 有一个词叫爱屋及乌意思是喜欢那个人,就连同他居住的屋子上的乌鸦也一并喜欢了。还有一个词叫恶其余胥意思是憎恨那个人就连他所住的地方的墙壁都感到厌恶。真是要爱就爱的完全;要恨也恨的彻底。这两个词来自一个出处,发生在商末周初,周武王与姜子牙的一段对话。汉朝人刘向编撰的《说苑•贵法》载:“武王克殷,召太公而

  • 幽默(humor)一词是舶来品,当年引进这个词的时候,知识界还有一段公案,为这个外来词的中文命名,众说纷纭,颇费一番周折,最后还是选定林语堂的译法,发音、表意均恰到好处。

    据说幽默感是流在血液里的一种气质,是华夏民族所缺乏的,我看这种说法有失偏颇,甚至是错误的。两千前的《史记》就有专门称

  • 朋友老李是个有浓厚小巷情结的人。每次外出游玩,遇到那种老巷弄必定穿巷而过,流连不已,概因其孩提时生活在巷弄里的缘故吧。

    巷字的繁体为䢽,从共从邑。拆开是上共下邑,会意为市井里的人共同使用的道路。《康熙字典》解释为:里中道也。直者为街,曲者为巷。北京人称之为胡同;上海及江浙一带人称之为里弄、巷弄或

  • 思念是一朵开不败的花

    一直在心湖里芬芳

    即便牵不了你的手

    也能记得你十八岁时的长发

    你是湖畔的柳吗

    婆娑的非常有模有样

    时间是一个不停操劳的工匠

    每走一步就会砌起一道透明的墙

    我早已模糊了的目光看不清今晚的月亮

    还会有什么样的歌声苍老在我的耳旁

    唱着黄昏雨淋湿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