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独立生活久了,精神的空间便变得越来越小。一个人只要在一个环境里生活惯了,便适应了这种习惯。精神的支柱一但变成了习惯的东西,就再也不想去改变了。
记得早些的时候,读过一部小说,叫做《懒得离婚》,所说的大慨就是这么一种心态。人已经活到精神都麻木了,从头到尾的颓
2012-01-01 20:25白闹村是久仰乡最边远的行政村之一。至于远到什么程度,只知道是除了半小时的车程以外,往返还需要各走四个小时。好不容易从那地方赶了回来,半死不活地走到中都寨脚的公路边上。有气无力地把脚拖进车后,就不再想有多余的动作。
据2006年年报资料记载,那个叫白闹的村子,总共
2012-01-01 20:23在三十岁的那年生日,我写了一篇文章,叫作《三十而静》。
记得那时候,我正处在一种特别的兴奋期,整日里风风火火,不怕天不怕地,一派出人头地的得意劲儿。当自我感觉到超出底线的时候,便理智地为自己泼了些冷水,好让自己多些清醒。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为自己制定一种静的目标
2012-01-01 20:22很多的时候,由于烦心的事情多了,自己便给自己筑起一道墙,牢牢地把自己与平常隔开。于是,在那倒隔世的高墙中,我们便容易失去方向,进入极端的胡同,找不着出路来。
人为什么要折腾自己,这个问题实在是太笑话了。生活之中,人其实很多的时候,大抵都用不着跟自己犯急。急什么急
2012-01-01 20:20无聊的时候,我就在想起一个故事。这是一个很真实的故事。
很多年以前,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同在一个单位上班。单位里有自己的食堂,食堂里有专门的师傅。食堂的师傅每天按部就班地为大家操劳,大家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日子却也过得相当的快乐。
2012-01-01 20:19人是一种很有思想的灵物。人因为有思想而美丽,也为有思想而痛苦。在现实生活中,思想这东西,实在是让人不知所云。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以一种适应自已的方式,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虽然生活的质量各有千秋,但至少有两种方式是相同的。一种是生活在理想里,一种是生活在现实中。两
2012-01-01 20:16泊在水边上的那个南加,那是我永远的不折不扣的故乡。自从我离开清水江边的那个小镇的时候起,南加这个深深地烙在我的记忆深处的名字,就一直漂泊在我的心上。
南加总是和水有关。在南加的小镇上,流传着的每一个故事,永远都是那些水灵灵的情节。那个漂在美好记忆里的小镇,总是伴
2011-12-28 20:07现在才来说起久吉,似乎是有些模糊的记忆了。对久吉而言,尽管我已经离开了那里,变成了或不相干的路人,但久吉那地方,留给我的最初的忆念,却也是要好好感慨一番过后,才好正式忘却的。
久仰乡的久吉村,留给我的最原始的记忆,当要从那里的苗歌说起。那还是第一次去久吉的时候,
2011-12-27 15:48刚刚离开那里一个多月的时间,好像就过去很久了。在一个细雨濛濛的早晨,又一次和州局的同事一起,趋车去到那个叫做久仰的地方。还在路上的时候,我就先和办公室的小欧打了电话,说是因事要到久仰乡里,可能还可以和大家一起共进中餐。小欧一个劲高兴的样子,说是欢迎当哥的回乡检查工作。还说马上和张乡长汇报,并问清
2011-12-27 15:47那是一个叫作党开的村子,从巫里往前再走不过五里地,开车就能够到达的距离。那个姓李的退伍老兵就是那个村子的。住在一个我还来不及叫出名字的田野上。据村子里的支书介绍说,一个牛棚,三头牛,再加上几十只鸡,就是他的全部家当。当然。还有那个在摆伟小学读书的女儿也算在内。
2011-12-27 15:45-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