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嘉庆时,有个最走运也是最倒霉的状元,叫龙汝言。

    他得中状元和被革职不用,都是在一种偶然状态下的巧遇。幸运与不幸集一身,极具戏剧性。

    龙汝言,嘉庆十九年(1841)江南省文科状元。名澄,字锦斋

  • 我们中华是文明古国,文化底蕴自然丰厚。

    中华传统文化,是五千年中华各民族提炼的精华,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但自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口号一起,全盘打倒、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似乎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标志。

  • 王先生

    故园乡井系列之二

    国民政府偏安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时,王先生四十多岁。他老家在农村,祖上给他留的有点田地。按新中国的政策,算是个中小型的地主。

    他是读书人,可十年寒窗苦之后,没有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话本小说,出自冯梦龙的《醒世恒言》。

    故事说宋仁宗景佑年间,杭州人刘秉义之子刘璞病重,欲娶所定孙寡妇之女孙珠姨过门冲喜。刘家邻居将内情告知孙寡妇,孙寡妇无奈,命其子孙玉郎男扮女装,冒充姐姐孙珠姨过门,以试探刘璞病情。而孙玉郎与

  • 辛亥百年今如何?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也包含很多丑陋。

    历史上,无论是正史或野史,不管是政治家或小说家,对此并不讳言。

    只要你读书,只要你倾听,你就能在浩瀚的书籍里,在民间的传说里,领受到中华文

  • 古所未有,今亦难逢

    二零一零年初夏,因写《家国沧桑一百年》笔者去福州,专程去尚干镇凤岗村,满怀敬意地去瞻仰林森故居。

    估计现在有很多人不知道林森是何许人也,这是中国近代史的悲哀。

    林森,福建省福

  • 少年时喜欢词曲,偶然得到几页残破的《人间词话》,竟爱不释手。从中,我知道了中国有个叫王国维的大学问家。

    《人间词话》里,尤其是其中“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

  • 鬓边见白发,脸上生皱纹。还说甚事业功名?美韶华早以误尽。五斗米折煞的腰疼,三间屋劳累的眼青。养大了儿女落怨嗔,只嘀咕老子没金银——谁欠谁的理不清。同事妒我太精明,上司恨我不奉承,下属怨我人实诚。端的是起早丈夫不高兴,起晚婆婆话难听,横竖难做人。

    一笑交出红泥印,

  • 我们这一代人,是在学习雷锋的口号下,由少年、青年逐步步入到中老年的。雷锋这个名字,几乎伴随了我们一生。我们对雷锋这个名字太熟悉,但对他这个人,却太陌生。

    我们很少去想:我们不学雷锋不更好吗?雷锋的至理名言,就是做一个革命的螺丝钉,也就是说,做一个最不重要的小部件

  • 莫放春秋佳日过,忙里偷闲游鼓山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二十日是周末,在福州忙里偷闲,决定恣意一游鼓山。

    因写《家国沧桑一百年》一书,来福州数次,一直无暇去鼓山一游。而书中人物,却曾经数番登临鼓山,且有记载。追往抚今,不胜唏嘘。

  • 上一页 12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