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绝》(2014~12~01)

    冬雷滚滚唤春风,

    灰色苍穹寒雨声。

    雁孤独飞高远去,

    茫茫何处觅鲲鹏。

  • 《七绝》

    初冬风雨葬秋魂,

    傲菊依然香气纯。

    阡陌草枯人影断,

    待春花发笑乾坤。

  • 有了文化

    石头也有了生命

    有了历史

    江水也流淌着风情

    不必问古今

    鈡山古树依然茂盛

    长江东入海

    白日依山古诗吟

    吾辈游山玩水

    寻觅着古之圣贤的踪影

    不分仁者智者

    薪火相传灵魂永恒

    (2014-10-25)

  • 我不是你头上的蓝天

    我愿是你脚下的那片草地

    让你感受

    春的气息 ,夏的茂盛

    秋的思考,冬的启迪

    //

    我不是你头上的阳光

    我愿是你脚下的那片沙地

    让你体验

    风的自由,海的呼吸

    观海纳百川, 望雄鹰翔起

    //

    我成不了你依靠的大树

    我愿是那片黑土泥{

  • 小时候

    酷热的夏季

    /

    白天树下听蝉鸣

    夜晚屋外数星星

    老爸拿着“巴掌叶”

    绕着凉床扇不停

    /

    盼望着远方的风

    盼望着

    ——远方的晚风

    /

    远方的风哦

    遥远的风

    ——那是我夏季的梦

    //

    长大后

    虽然是春季,草儿却未醒

    我依然用

  • 《中秋问天》

    欲揽明月怎登天,

    今夕不问是何年。

    遮云望眼断秋水,

    玉兔嫦娥不思眠。

  • “你懂的”时代,我不懂

    我懂的现在,却是梦连连

    ——

    古之圣贤,静观花开花谢

    吾辈几人,能参透云舒云卷

    诗仙也只能唱着万古愁的悲歌

    写下三千尺的诗句穿越千年

    留下万古豪情付之东流

    不慕饮者留其名

    也把花马金裘换酒钱

    ......

    屈原抱石沉江谁申诉

  • 吟诵,让学生在经典文化的滋润中成长

    吟诵,中华古老的经典的唯一的学习方式逐渐淡化以至抛弃,到今天已百余年。吟诵本是古时候的人,口耳相传的一种学习方式,从上世纪初,西化的诵读取而代之。这百余年的断层不能不说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一大损失。张志公在《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中指出:“语文教育的效果不理想,症结

  • 《望云》

    天空蓝得如此纯洁

    你在蓝天上自由舒展

    我多想是那只鸟

    与你同伴而行

    飘向天边

    不问为什么 不想为什么

    一路风光无限

    看苍茫大地, 他沉谁浮

    听百鸟鸣叫, 他春谁秋

    ……

  • 这是一只听话的狗

    昨天,朋友邀我去做客,我欣然而往。主人很热情,而他家养的那狗的确叫我很无奈,龇牙咧嘴,样子很吓人,主人骂这狗东西,它还是乱吠。

    其实,我这人很犟,生平就不怕狗。记得当年为了生计,上马墩那个养鸭的老王,养了两只厉害的狗,狗高相恶,如豺狼般。那是个四面环水的小墩,方圆不到十亩面

  •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