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赵华甫

    砖厂建在城郊的山冲里,背靠一座大山。大山前面一块平地,建成了砖厂。大山里的石头,男人炸出来,放进打砂机里,打碎成砂子,送到砖厂,女人在那里弄成砖头。

    香巧和山槐前面生了三个女儿,分别留在九层坡的亲戚家里。山槐说,躲出去,还要生。香巧走投无路,打听到水云表姐的砖厂,一

  • 县作协换届选举会于2020年8月11日结束。结果如下:主席:文学湘。副主席:赵华甫、罗家成、金如贤、蒙兴海、杨光富、陈海燕。秘书长:罗先敏。

    有一大学汉语言文学老师,写了个长篇,评职称,不算,因为长篇不是论文,更不是教育专著。老师的学生拿老师的长篇来研究,写成论文,职称评上去了,

  • 小说

    赵华甫

    彭大从小有点懒,这在我们九层坡是出了名的。

    小时候,彭大每天早上都要睡懒觉。寨子上的杨老等年龄比他小,早早就出门去砍柴割草,每当路过彭大家门口的时候,都要喊一声:“彭大,砍柴去呀!”害得彭大的父亲每天早上骂彭大懒,夸别人家的孩子勤快。

    有一次彭大家的小猪仔出圈里跑出来了

  • 贵州畲族原称东家人,史称东苗、东家,自称“阿孟”或“嘠梦”,均为汉语音译。1996年通过民族识别,认定为畲族,全省约有4万多人口,主要居住在贵州省黔东南和黔南两个自治州麻江、凯里、都匀、福泉4个县(市)毗邻的山区,现在还保留着语言、服饰、婚丧习俗和节庆等习俗。 “花米饭”就是畲族人民喜爱的一道用天然

  • 青石古道

    散文

    赵华甫

    在芳英的记忆中,老家的青瓦木房就在青石铺就的古道边。古道边上有三棵大香樟树,老家就叫三棵树。当年古道上终日行人不断,人困马乏时就在大树下歇息。

    芳英听老人说,这条青石古道东联湖南长沙、宝庆、衡阳,西接贵阳、昆明,直通缅甸、泰国。

    芳英十三岁的那年,她的父亲

  • 你是乡长

    小小说

    赵华甫

    那天我去青山寨子拍照。

    我把车子停在村委会的院坝里,背着背包从院坝里出来,举起相机在寨子里乱拍。这时,不知从哪里窜出来一个老者,和我打招呼,拉着我的手臂,非要我到他家去坐坐。

    去寨子里除了拍照,我最喜欢找寨子里上了年纪的老者摆谈。我是一个乡村教师,工作之

  • 大哥

    小说

    赵华甫

    我四岁那年,家里突然来了一个男孩,八九岁的样子,又瘦又黑,衣服又脏又破。妈妈说,这是你们的大哥,我们都不相信。

    原来妈妈离婚的那年,大哥才三岁。大哥和他爸爸在下坝,起初他爸爸还管他,后来他爸爸另娶了一个女人,女人给大哥生了一个小弟弟,从此没人管大哥了,大哥成了野孩

  • 龙头山怀古

    散文

    赵华甫

    距麻江县城北十一公里许,有一座名山,叫龙头山。此山位于碧波镇大堡村大足寨和打磨寨后面,现属于凯里市,2015年以前属于麻江县所辖,海拔1096米。从正面远远望去,龙头山拔地而起,耸入云端。其山如龙头状,有口有鼻有眼有角,挂在云雾中,十分壮观。

    据地方文献资料

  • 昨夜梦到你们来学校(诗歌)

    赵华甫

    昨夜梦到了

    你们来学校

    个个生龙活虎

    调皮但不胡闹

    我看到了你们灿烂的脸

    以及阳光和微笑

    关键是不用戴口罩

  • 小说

    赵华甫

    石保是我们偿班六堡的人,过去他家里很穷,家中老幼经常缺衣少食。那年冬至已过,天气特别寒冷,石保家里人要有冬衣才能御寒。石保家有一片茂密的树林在我们寨子的对门坡,松树杉树长得特别好,石保就到对门坡去放倒一棵杉树,找人帮忙解成木板,抬到六十里外的羊佬鸡场去卖,准备换点钱来给屋里的老

  • 上一页 12345 最后一页 下一页